第18课《鸟》导学案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6.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8课《鸟》导学案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8课《鸟》导学案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8课《鸟》导学案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鱼跃于池鸟翔于天万类霜天竞自由《鸟》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鸟》。下面,我将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

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任务,品味分析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材分析:新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经过仔

细研读新教材,我发现教材的单元目标和教学重点非常明朗,在人文主题方面,有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悄然渗透;在语文要素方面,明确提出着力训练默读的阅读方法和勾画重点语段、概括中心的阅读策略。由此,我结合新教材课前预习和文章后“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活动的提示启发,设计了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默读理脉络——研读品语言——讨论悟主题”,把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目标和文本特点,我采用以下教法:1.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朗读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收到到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的效果,便于理解作者的情感,获得美的体验3.讨论点拔法:当学生讨论探究中遇到了阻碍,教师再适时点拨启发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圈点

批注的的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过程设计:整个教学设计,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默读理思路——研读品语言——质疑悟主题一、导入:交流:喜欢小鸟吗?能说几句有关鸟的诗句吗?是的,鸟是诗歌的精灵,它曾逗留在

古人不同的诗行中。白居易笔下的鸟是报春的使者;杜甫笔下的鸟是林间的歌手;刘禹锡笔下的鸟是云中的花朵。它总是这样不请自来、眉飞色舞,现在它又来到近代散文大家梁实秋的文中,触发了梁先生诸多情思,此刻就让我们来聆听梁先生的深情诉说。二、整体感知理脉络(默读---交流)师:作为散文史

上的名篇,《鸟》足足有1600字,通读一遍耗时不少,如何才能事半功倍,(结合本单元指导的阅读方法,有了问题,学生就不会漫无目的,随随便便地读。)(一)(ppt:默读理脉络)(默读方法,指名读)并带着这

个问题去读。请画出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可用关键词概括。(交流段落中心句并明确了全文的中心句,自然完成教学目标一)三、重点研读品语言(品味---诵读)师:这么多的鸟真是令人眼花缭乱,那你最喜欢梁先生笔

下什么样的鸟?学生交流后顺势聚焦在文章的3、4段,看梁先生是如何在字里行间传达这种爱之深的?(一)交流所知的语言赏析角度(二)今天再介绍几种方法(ppt:爱的传达,语言品味小锦囊)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词句推诵读片段(请结合这些

方法,选取文中3、4段的一两处进行批注。)(三)交流3段:鸟鸣传喜:学生在品味了比喻排比之后,需要老师进一步提引导着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使其读出味道1、我感觉这些文字好像不知是从哪首诗中开了小差,跑到这里来了,不信你看(改

成分行诗歌,学生很自然读出欢快、诗意)——句子长短错落,读来舒缓自如(出示梁实秋语言特点一)4段:鸟形传爱1、抒情方式: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直接抒情)那鸟的形体有多俊俏?(形体:排比身躯)——有人说这段文字读来拗口,难道不应该文通字顺吗?——(出示改文)。比较阅读①准

确清丽,你想象不出还有更准确的词语能代替它,梁先生有极高的文学修养,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白鹭伫立。②文言典故信手拈来。③文白夹杂(出示语言特点二:简约典雅、文白夹杂)——师:古风神韵名仕之风如扑面春风款款而来——读出赞美,读出韵味2、配乐诵读感受。(此环节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意在体

会梁先生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四、质疑讨论悟主题(质疑----讨论)(一)过渡:鸟鸣传喜,鸟形传爱,梁先生开篇就是这样点题的“我爱鸟”,而这些段落也始终围绕这个关键句来写,这就是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强调的“

围绕中心选材”。那么对照我们平时的写作思路,看看整篇文章,有没有让你疑惑不解的地方?,(学生质疑:文章中心“我爱鸟”,为何大篇幅写了给人带来悲苦的鸟?2、6、7段)师:是啊,悲苦怎能让人爱呢?这和爱有什么关系呢?看来梁实秋这位大作家写跑题了,要我看

补救的办法就是删去2、6、7段?行吗?(分组讨论2、6段,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证明观点。)(二)交流1、第2段笼中鸟,梁先生表达对鸟的同情(“鸟到了这种地步”)人束缚了鸟的自由,鸟只能苟延残喘。(追问:梁先生爱鸟,这些提

笼架鸟的人爱不爱鸟?)“优待”引号,反语,方便却不自由,这不是真正的爱。(追问:那么你觉得真正的爱是什么?)可用句式“真正的爱不是是”回答。(师总结:)对鸟的同情,对养鸟人的指责,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所以不能删。2、第6段寒风中冻死的鸟

,饥饿的麻雀,给人带来悲苦。哈代:环境反差之大,极言人之幸福,鸟之可怜,诗人感喟“鸟!你连这样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是怪鸟煞风景,破坏人的兴致吗?——这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对在困境中不幸者的同情,希

望鸟与人一样能有一个幸福的夜晚,因此感喟是痛惜惋惜。(注意两个感叹号)师生配合读出这种感觉。(师总结)读哈代笔下这只在料峭寒风中冻死的鸟儿,你是否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死在了这样一个寒夜;看梁先生笔下这只羽毛蓬松戟张的麻雀,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那些在垃圾桶里寻食衣衫褴褛的

乞丐?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至此我们不难明白,对于这些困境中的人,鸟,梁先生不是不爱,而是爱得更加深沉,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才是真正的大爱!五、结束语当梁先生离开四川之后,那些

在广阔天地里自由飞翔的鸟儿不见了,这些可怜的麻雀寒鸦早已失去了鸟的活泼多姿。人类改变了环境,囚禁了鸟儿,总有一天,当天空中再没有鸟儿飞过的时候,我们才明白是人类囚禁了自己。我们不愿再看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飞不

高”,惟愿鱼跃于池,鸟翔于天,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