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诫子书》学案7-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1.01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桥新区中心学校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题:诫子书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2.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3.理解文意,思考深意。【学习重点】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2.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
知识;【学习难点】理解文意,思考深意。一、课前预学1.查找作者诸葛亮的有关资料,写在下面横线上。2.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成语、俗语、歇后语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夫.()澹.()泊.()淫.()慢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庐.()lì()精险zào()4.用“/”给下
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方法链接:①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如:予/尝求/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
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
“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④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
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再读课文,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夫.()君子..()之行.()(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年与时驰.()(7)非学无以广.()才(8)遂成枯落..()(
9)多不接世..()二、课中导学6.翻译句子(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课后研学7.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四、课余博学据载,早年诸葛亮没有儿子,以其兄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乔为嗣,并把乔字仲慎改为伯松。诸葛乔一直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官拜驸马部尉。可惜英年早逝,死时只有25岁。后来,诸葛亮
有了儿子诸葛瞻,官至将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既对他寄予厚望,又不大放心,对他加以教诲,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