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诫子书》学案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1)页,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初四语文导学案课题:诫子书设计人:时间:8月25日使用人:使用时间:审核人: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一、反馈展示:1.《
诫子书》选自,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我们以前学过他感人肺腑的课文《》,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夫.君子之行()澹泊..()淫.慢()则不能lì()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
穷l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①夫君子之行.②非澹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淫慢..则不能励精⑤险躁..则不能治性..⑥年与时驰.⑦遂.成枯落⑧悲守穷庐..⑨非志.无以成学4.背诵默写夫君子之行,,。非澹泊无以明志,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精读课文,疏通文意5、小组合作学习: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6、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句子三、研读赏析课文7.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
你由此想到了哪些诗句?8.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四、课堂练习,总结提升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10.在《出师表》一文中也有能体现诸葛亮的淡泊名利的思想的语句是,。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
回答后面问题。章武三年春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②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
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③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注释】①笃:病重。②竭:用尽。③敕:告诫,嘱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必能安.国:若嗣.子可辅:事.之如父:2.翻译句子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
节,继之以死!3.请写出一个人们称赞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成语。五、拓展:又诫子书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可以至醉,无致迷乱。【注释】①致:表达。②归:符合。③至:达到顶点。
④意:情趣。殚:尽。⑤豪:酒量大的意思。⑥致:达到。迷乱:分辨不清,丧失理智。诸葛亮《诫外甥书》欣赏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
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
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骄:怠慢,轻视相:辅佐.于:在沐:沐浴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宽
大,宽容.守:保持.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贵:地位显要畏:敬畏胆怯.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
力强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睿(ruì):看得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