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5课《在山的那边》习题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在山的那边课文探究1.指出画线词语在句中的读音和意义。①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读音:意义:②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读音:意义:③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读音:意义:④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音:意义:2.这首诗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3.作者在寻梦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人生的启
迪?4.全诗共分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语把每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5.“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这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6.“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每句诗的后面很少用标点,而“在山的那边,是海!”却用了“!”,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用信念凝成的海”又指的是什么
?7.“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这里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信念?8.“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请你想像一下
作者见到“大海”后是怎样一种欣喜的心情。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想吴晓静蹉跎人生狭路险情当你在挫败中哭泣时你假想:倘若我只有一次可以哭泣当你在兴奋中无法入眠时你假想:倘若我只有一次可以入眠的黑夜当你在寒风中颤抖时你假想:倘若我有一天的寒冷哭泣、
黑夜、寒冷假想中可以抵思想的虚幻但当你浪费生命的每一秒钟你就应该想到——我只有一次生命(选自《作文报》2002年8月21日)1.读诗要领悟作品的内涵。《想》这首小诗要告诉人们怎样一个生活哲理?2.诗中的“哭泣、黑夜、寒冷”指的是什么?3.三个“你假想”意在要求人们如何去做?4.读了这首小
诗后,你对人生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谈一谈内心的感受。资料网站新诗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60余年来,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
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诗、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体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摘自《中国大
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含英咀华1在山的那边课文探究1.①chī傻;②mì不公开;③pān抓住别的东西向上爬;④shùn一眨眼,转眼2.对大海的热烈向往。3.在不停的奋斗中,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就会达到理想的境地。4.寻梦收获5.
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幻想。说明了小时候的自己是天真幼稚的。6.表达出“我”对寻找到大海的坚强信念。“用信念凝成的海”指的是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7.表达出作者对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
信念。8.语句通顺,想像合理即可。阅读拓展1.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要不浪费每一分钟。2.指的是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3.要求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要想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要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倒。4.语句通顺,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即可。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
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华罗庚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