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生物体》教学设计2-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共(6)页,115.01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3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课例名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课型:新授参考教材的名称、版次和页码:《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51至53页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翻转课堂的特色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课前没有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课上探索的欲望。在课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科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
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科活动经验。翻转课堂突出体现出了学生是学科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科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从微观角度较全面地认识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认同细胞通过分
裂、分化形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完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个问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以后学习多细胞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知识之一,多细胞植物是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生命活动。在以后的教学中大量的知识都会涉及到这个内容,所以如果
这个内容没有学好而留下问题,那么会给以后的教学设下更多的难点。它也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理解透彻了各个结构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生物学知识体系会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生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该内容1
课时完成。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准备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了番茄果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知道细胞分化的概念。③通过图片展示,对各种常见的动、植物细胞形态有了一定的认识。④根据生活经验与常识,能判断出植物体各个部分的功能。七年级的学生以观察
、描述、分析,几种学习方式为主,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处于了解和理解的水平,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并且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因此,对于“组织”和“器官”的概念理解、归纳起来不容易,进而要想理解各层次间的关系就更难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番茄果实中细胞
的不同形状和排列方式,试推测其功能,归纳组织的概念。2、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细胞模式图,辨析构成器官的各种组织。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番茄果实中细胞的不同形状和排列方式,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辨析根、茎、叶等器官中的各种组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对组织、器官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认同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描述绿色开花植物
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番茄果实中细胞的不同形状和排列方式,试推测其功能,归纳组织的概念。教学用具:《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PPT、不同器官的横切/纵切模式图。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利用学校开放实验室的时间观察番茄果实,制作果实中不同细胞的临时装片。要求1、将观察到的细胞用手机
或ipad拍摄下来。要求2、挑选已拍摄的清晰的细胞图片,插入到表格中。认真观察细胞形态、排列特点将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细胞特点和生活常识试着推测细胞的功能。细胞图细胞特点推测功能[插入细胞图片]细胞的形状细胞结构特点排列[插入细胞图片]细胞的形状细胞结构特点排列[插入细胞
图片]细胞的形状细胞结构特点排列任务二:观看微视频《绿色开花植物的五种组织》并阅读教材P51至P53完成以下内容。1、A是组织,该组织的细胞,细胞核,具有很强的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2、C是组织,由细胞构成,具有功能。3、D是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
处的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4、E是组织,该组织的细胞体积,液泡,有功能。含有的该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课前小组互学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互学,各小组成员先对老师反馈回来的学习任务单进行改错,将自己有困惑的问题提交给组长,组长根据组员提出的问题组织开展组内交流、讨论。把独学中
未能解决问题解决在小组互学之中。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困惑,在老师巡视的过程中直接反馈给老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独学反馈(10分钟)请小组代表从果肉细胞、表皮细胞、筋络细胞展示这三种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共
5个小组,挑选3个小组进行展示。挑选原则:归纳准确、表达清楚的小组先展示,给后面展示的小组起到示范作用。之后两个小组尽量挑选有亮点或有典型错误的小组进行展示。)由于分生组织的细胞和机械组织的细胞学生本环节考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并检验小组互学效果。课前学习是为给课上学习
做铺垫,学生通过细胞的特点直接概很难通过显微镜找到,所以由老师补充。备选方案:经过巡视若发现全班整体归纳的都不好,则由老师示范一组,再给学生时间去讨论、归纳、展示。括出组织的概念很有难度,因此给学生搭建台阶,先概括营养组织、保护组织等的概念,再抽象到组织的概念。归纳概括组织的概念(5分钟)根据板书
教师讲述植物的五种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学生根据细胞的特点和功能给组织下定义。归纳组织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为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我们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熟悉的事实入手:分析特点,找到共性,进而总
结出概念。为学生将事实性知识上升到概念性知识搭建了桥梁。合作探学——组织的概念应用(15分钟)给各小组提供植物其他部分(器官)的结构模式图:玉米叶的横切图、南瓜茎纵切、洋葱根尖纵切图活动:小组合作在图片中圈出各组织所在位置并注明名称
。可以参照教材52页资料分析进行小组合作。各小组选派代表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并说明判断依据。教师将展示过的结构模式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在不同器官的细胞图上对各组织进行辨认,这是对组织的概念的综合应用,学生对组织概念的理解
得到内化。归纳概括器官的概念(3分钟)引导学生从构成器官的多种组织上、器官的功能上概括器官的概念。器官的概念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归纳。相对于植物的器官,人体的器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是由教师引
导,落脚点在多种组织构成、完成某一功能即可。为后面讲人体器官做铺垫。梳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钟)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以及板书自己梳理植物的结构层次。教师补充: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六种器官,举例说明。板书中展现了由细胞构成植物
体的过程,学生通过板书即可一目了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堂小结:(2分钟)你通过今天课上的学习,与课前微视频的学习相比,你收获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比较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降低了对概念理解的难度,学生得到较大收获。板书设计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特点功能组织器官植物体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表皮不规则紧密保护保护组织筋络管状上下相联运输输导组织果肉圆形大液泡储存营养营养组织疏松机械组织分生组织教学特色、效果及教学反思(1000字以上)本节课是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进行的。区别于传统课堂,它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就本节课而言,在翻转独学阶段,学生借助教材
和微视频自学植物的五种组织,微视频主要是动态图片配合教师讲解展示本课重难点,学生经过学习了解植物体中常见的几种组织,完成课前学习单。微视频针对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教材的预习情况,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观看微视频。通过超星慕课平台的反馈,
我发现部分学习能力强的优秀生疑问少,看一遍就能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有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反复看,这就避免了“齐步走”,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各取所需,有效地避免两极分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小组互学阶段,让学生通过小组内对课前学习单进行交流和研讨,把不明白的问题
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惑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在课前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合作探学是课堂上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组织”、“器官”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传统课堂中会通过图片呈现不同的细胞,通过学生观察不同细胞的特点进行“组织”概念的概括。在本节课中,学生观
察的细胞图是自己亲自制作的、用手机拍摄下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经历使得觉得更加有成就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对于“组织”概念的总结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在学生观察、归纳细胞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教师加入引导性的讲解
,帮助学生归纳概念。对于“器官”概念的归纳是建立在“组织”概念的应用上,区别于传统课堂一问一答式的讲解,在本课中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器官的细胞图上对各组织进行辨认,这里就会应用到学生对“
组织”概念的理解。通过各小组的展示,学生明确植物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这时教师补充各器官的功能,再加入引导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归纳“器官”的概念。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纪律、调控时间的作用,如一个主持人
一般,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而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地还给了学生自己。完全由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质疑、交流、互助、研讨构成,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就是“学堂”的教育观念。因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节奏学习,不管在课前自学阶段还是课上探学阶
段,处在两端的学生都是受益者,在个性化学习中比以前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