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doc,共(5)页,5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2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课名第四节动物的主要类群(2)无脊椎动物学科(版本)北师大版章节第22章第4节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认识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生理特征。2.认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
物和人类的关系。三、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完植物的主要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对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的进化有初步的理解。本节课主要在外部形态上对各类群的生物进行比较,利用生物的标本,模型观察和实验,学生动手,动眼,动脑。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不同类群与人类的关系。难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外部形态上比较,区分各个类群的特征。因此课前教师和学生要查找不同动物的图片资料。为了对代表动物有清晰的认识,课前培养了水螅,涡虫,河蚌等动物,观察活体标本,重视直观教学和实践教
学。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无脊椎动物各类群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导入新课明确目标(0`~2’)调动学生兴趣复习动物的分类方法。引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观察模型图片资料的展示教学过程(2’~33”
)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动物,主要特征及和人类的关系活动1:观察水螅的标本,模型活动2:学生观察涡虫的标本了解猪肉绦虫的生活史活动3:观察蛔虫的纵切图,思考蛔虫的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组成,有什么进步意义活动4:观察河
蚌的结构找到外套膜。内脏团等结构活动5:观察蚯蚓的模型环带,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呼吸器官等学生观察并探究什么是辐射对称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人类的关系学生观察病探究两侧对称阅读教材,卫生防疫教育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并思考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并回答问
题。贝壳的作用。河蚌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探究珍珠的形成河蚌的运动等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人嵌入视频腔肠动物引起兴趣学生的探究结论展示。绘画,手写直观,易理解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功能幕布的遮挡功能嵌入视频:河蚌的运动。珍珠的形成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类的关系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课堂总结(3
3~35“)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理解动物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归纳总结图片的展示练习(35~38”)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理解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练习巩固选择模板工具,书写功能喷涂刷幕布的遮挡功能。六、教学流程图【导入】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些动
物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有按照生活方式分的,有按照生活环境分的,有按照运动方式分的等等。我们按照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低等,包括腔肠,扁形,线虫,软体,环节,
节肢动物等。设计意图:对无脊椎动物总体特征有认知,理解无脊椎动物包括不同的种类。[活动一]实验观察水螅1.观察水螅的生活环境2.水螅的体色,体形3.水螅的触手有几个,作用4.轻轻刺激水螅,观察水螅的反应组织学生观察实验,
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好记录,根据观察做出结论。设计意图: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通过观察水螅的标本,对水螅的外部形态有直观认识。[活动二]观察水螅的纵切模型1.水螅的体壁有几层细胞构成2.消化腔有什么特点3.水螅的身体是什么对称,4.探究什么是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是腔肠动物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设计意图:结合水螅标本的观察,利用模型探究。对水螅的体壁构成,消化腔的特点有深刻认识,根据水螅的特点,不难总结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阅读资料,交流腔肠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活动三]实验观察涡虫1.观察涡虫的生活
环境2.涡虫的体形,大小3.涡虫的体色,背部颜色,腹部颜色4.涡虫的口的位置,是否有肛门5.探究涡虫的身体是什么对称意义设计意图: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通过观察涡虫的标本,对涡虫的形态有直观认识。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活动获得对扁形动物概念的理解。【活动四】探究猪肉绦虫的感染史阅读P49
猪肉绦虫的感染史,做好对寄生虫的预防设计意图:通过对寄生虫的生活史了解,做好预防工作。对学生进行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五】观察蛔虫的图片资料1.蛔虫的体形2.蛔虫的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组成3.蛔虫是否有消化能力4.蛔虫为什么生殖器官发达设计意图
:线虫动物是有完整的消化道的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通过观察对比,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而且对生物的进化有了确切认识。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很好的进行总结。【活动六】实验观察河蚌1.河蚌的外部贝壳起什么作用2.去掉一片
贝壳,观察河蚌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观察河蚌的外套膜,内脏团4.河蚌的运动器官5.河蚌的呼吸器官6.河蚌的贝壳影响它的运动吗观看河蚌运动的视频设计意图:通过河蚌的观察,对软体动物的概念有直观的认识。而且对
河蚌的好奇心比较多,想探究的内容也比较多。师生都要课前收集资料,有助于交流学习。观看视频,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活动七】观察蚯蚓的模型1.蚯蚓的身体有什么特点2.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3.蚯蚓的身体外为什么有粘液设计意图:蚯蚓是比较常见的环节动物,通过模型结合图片。学生不难理解蚯蚓
的形态特征,对环节动物的概念的正确理解。蚯蚓是人类的朋友,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无脊椎动物重在从外部形态上进行比较,能区分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本节课利用生物
标本,模型,图片,采用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学生在观察,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培养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和人类的关系。课堂练习:1.海蜇和珊瑚虫排除食物残渣的结构是()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2.以下哪项是环节动物的特征()A身体辐射对称B有角
质层C刚毛是运动的结构D有外套膜3.关于腔肠动物,哪项是错误的()A珊瑚虫,海葵是腔肠动物B有口无肛门C腔肠动物是脊椎动物类群D生活水中下面是有口无肛门的寄生虫的是()A蛔虫B蛲虫C珊瑚虫D血吸虫身体是两侧对称的动物的是()A水母B涡虫C
水螅D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