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PPT课件5-八年级下册音乐【粤教版】.pptx,共(6)页,22.34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20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ПодмосковныеВечера),又称莫斯科之夜。歌曲原唱者弗拉基米尔·特罗申,作曲为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词者为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原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
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成为苏联经典歌曲。这首歌于1957年9月年经歌曲译配家薛范中文译配后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大众知晓。山楂树《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花楸树》,诞生于1953年的苏联。这首苏联时期爱情歌曲,描写工
厂青年生产生活和爱情,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世界歌坛爱情歌曲层出不穷,但描写“三角”恋爱的并不多见。这首歌徒为惟妙惟肖。韵律起起伏伏间,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共青团员之歌《共青团员之歌》讹传为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歌,由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
创作于1947年。该歌曲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旋律小调旋律小调(MelodicMinor)是小调的一种形式。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旋律小调在上行时升高调内的VI级、VII级,下行时还原VI、VII级(与自然小调一致
)。VI级、VII级升高的下行音阶被莫扎特使用过一次,从斯克里亚宾运用完之后,旋律小调下行有新的发展,并可以直接用作和弦。自然小调自然小调是由两个不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成。中间由大二度分开。I、Ⅲ、V级为稳定音级,Ⅱ、Ⅳ、Ⅵ、
Ⅶ级为不稳定音级,不稳定音级以二度音程关系倾向稳定音级,构成旋律进行的基本音调。从主音到中音为小三度,这是最能代表小调特征的音程。和声小调从主音开始,音程按照“全、半、全、全、半、增二度、半”关系排列起来的音阶调
性,表示和声小调,在自然小调里面只要把7级音升高一个半音就是“和声小调”(简单来说就是升高第七级音)。和声小调为:6,7,1,2,3,4,#5,6,#5为七级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