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蝴蝶》音乐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音乐【粤教版】.docx,共(5)页,19.07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蝴蝶》音乐教案教学理念: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学习土著印第安人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感受到印第安音乐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教学分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拉丁美洲民歌,民间乐曲及舞曲,教材选取了玻利维亚印第安歌
谣《蝴蝶》作为学习内容,借此了解土著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在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歌唱技术的处理上还需要老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学习印第安音乐。知识与技能:1、能够独立击拍视唱歌曲。2、前八后十六的附点音符的学唱以及一音对多字的教唱。过程与方法:1、能用正确的感情色彩演唱歌曲。2、让学生参与探究、体验印第安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印第安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前八后十六附点音符的学唱以及一音对多字的教唱。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活动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播放印第安音乐视频,学生欣赏印第安芦笛曲《飞逝的雄鹰》,让学生回答问题:这首音乐主要用什
么乐器来演奏?(学生自由回答)芦笛是印第安人一种乐器,跟我们的排箫非常的相似,今天学习一首印第安民谣《蝴蝶》,感受一下印第安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印第安音乐,认识印第安人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新课教授1、播放《印第安文化》视频,教师介绍印第安
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通过图文让学生增加对印第安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2、听赏歌曲《蝴蝶》,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歌曲速度、情绪、节奏。(速度稍快、情绪欢初步感受印第安音乐风格特新课教授快、节奏强)点。3、学唱歌曲(1)学唱《蝴蝶》歌
谱,并解决歌曲的难点。①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4/4XXXXX.XX.XX.X︱XXXXX﹣︱②一音对多字解决XXX︱=XXXX︱莫伦拉达莫伦拉达(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小组讨论回答)玻利维亚印第安歌谣《蝴蝶》采用a小调式,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欢快流畅,节奏舞蹈性强。第一乐句和第二
乐句应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变化重复,邀请朋友唱歌跳舞。第三乐句动感较强,演唱中要突出伴奏。第四乐句旋律下行,气氛更加热烈。(3)教师弹奏歌曲,学生演唱,注意学生演唱情绪、唱歌姿势。要求学生击拍演唱,教师弹奏旋律。(4)跟录音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体
验歌曲的风格特点,并解决歌曲的难点,以便对歌曲进行演唱和理解。4、“莫伦拉达”——是印第安民间音乐中一种传统的舞蹈节奏。当莫伦拉达的节奏一响起,人们就要像蝴蝶那样跳来跳去。(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带有舞蹈性的风格特征,然后跟随伴奏音频有感情
歌唱,并在歌曲中部歌词“拍拍双手”和“踢踢双脚”后的间奏音乐出现的地方加进击掌节奏“XXX”“XXX”。(2)给歌曲加上律动,让学生体验印第安欢快、热情有活力的特点。通过律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更准
确的掌握歌曲的欢乐情绪,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5、欣赏原文演唱的《蝴蝶》,再次感受印第安音乐风格。感受原文演唱效果与我们翻译的版本的对比。7、拓展:(1)各小组根据相应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编。(2)各小组展示。通过参与活动掌握节奏及风格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8、印
第安音乐特点:情绪欢快、热情有活力,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对印第安音乐特点进行简洁归纳。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印第安音乐,了解了印第安文化,对印第安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课后我们可以找些相关的音乐进行学习。梳理本节课内容,并引导学生课下对印第安音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