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yang资料小铺个人店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28312
    文档数
  • 2178449
    被浏览
  • 113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5 页
5-10 页
10-30 页
30-100 页
100-500 页
5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2.00 元
2.00-5.00 元
5.00-15.00 元
15.00-30.00 元
30.00-50.00 元
50.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新高考)辽宁高考押题卷 物理卷(解析版,A3版)
    绝密★启用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证明了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B.频率相同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等C.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时,频率越高的光,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D.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答案】D【解析】光电效应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A错误;频率相同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并不是初动能都相等,B错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只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C错误;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D正确。2.如图所示,真空中的A、B两点分别放有带电荷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A、B两点间的距离为4r,a、b、c、d是以AB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上的四个点,a、b在AB连线上,c、d点在AB中垂线上,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把一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D.把一正点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答案】C【解析】根据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可知,a、b两点与c、d两点均是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B错误;把一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d点,电场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cd为等势线,把一正点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不做功,故D错误。3.两截面形状相似的物块B、C倾角均为θ=30°,将C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A与B按图叠放在C上,恰好能使A沿B匀速下滑。已知木块A、B的质量均为1kg,重力加速度g=10m/s2,取最大静摩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291.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新高考)重庆高考押题卷 物理卷(解析版,A3版)
    绝密★启用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在太空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四十多年,已到达距离地球二百多亿公里的太阳系边缘。旅行者一号之所以能够工作这么长的时间,其携带的“钚同位素核电池”功不可没。已知该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衰变方程为2394942PuXHeγ?+。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B.X原子核中有92个中子C.电池中的23994Pu每经过24100年约减少一半D.衰变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衰变是自发进行的过程,而核裂变需要通过激发才能产生,故A错误;X的质量数为239-4=235,电荷数为94-2=92,则中子数为235-92=143,故B错误;半衰期是指大量的原子经过一定的时间有一半发生反应,转化为另一种原子,故C正确;该衰变反应由能量放出,则有质量损失,故D错误。2.如图所示,半圆形容器固定在地面上,容器内壁光滑,球A和球B放在容器内,用水平力作用在球A上,使球A的球心与半圆形容器的球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容器半径、球A半径、球B半径之比为6∶1∶2,球B的质量为m,两球质量分布均匀,重力加速度为g,整个系统始终静止。则推力F的大小为()A.1225mgB.1625mgC.mgD.43mg【答案】A【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A球的半径为r,则有OA=5r,OB=4r,AB=3r,即△OAB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球B对球A的压力F2=mgsin37°=35mg,由于A球受力平衡,则有F=F2cos37°=1225mg,故选A。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O(0,0)、P(a,0)两点各放置一点电荷,其中P点的电荷量为-q,Q(0,a)点电场强度沿x轴正方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O点电荷带负电,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83.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 (37份打包,含解析,可预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数量:38 份
    • 大小: 29.664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62份打包,含解析,可预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数量:63 份
    • 大小: 95.157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0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含解析)
    基础课10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开普勒定律的认识知识点四椭圆椭圆面积三次方二次方-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2.表达式F=,G为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3.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的距离。成正比成反比质点两球心间-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4.天体运动问题分析(1)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提供。(2)基本公式:匀速圆周万有引力-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环绕速度地面附近最大环绕最小发射-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2.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11.2地球16.7太阳-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结果不同。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开普勒定律(自主悟透)-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思维训练如图所示,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a,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C-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万有引力的理解与应用(师生共研)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向,如图所示。-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思维训练(多选)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1.059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 (含解析)
    第一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年份题号命题点命题规律2016年Ⅰ卷12题两个物体的v-t图像,追及相遇问题Ⅰ卷9题实验:利用滴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年Ⅱ卷9题实验:利用光电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Ⅰ卷14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动能概念综合Ⅱ卷19题v-t图像的物理意义Ⅲ卷18题x-t图像的物理意义2018年Ⅲ卷22题实验:用刻度尺测反应时间(1)在选择题中考查运动图像是命题热点(2)实验题以原实验为基础,考查方法迁移、创新能力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质点、参考系质点: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1)质点是理想化模型.(2)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运动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二、位移、路程位移: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是矢量.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注意:只有单向直线运动,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其他运动的路程大于位移.三、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物体运动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平均速率:物体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瞬时速度:运动时间Δt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是矢量.(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定义:质点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叫速度的变化率.定义式:a=ΔvΔt=v-v0t单位m/s2物理意义:描述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对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对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质点和参考系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的.(3)同一物体在不同问题中,对质点的判断结果可能不同.2.选择参考系的“两个注意”(1)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明确参考系,无特殊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作为参考系.(2)在同一个问题中,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推动地面上的木箱翻转,木箱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体积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0 页
    • 大小: 1.671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1功功率 (含解析)
    基础课11功功率-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功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3.公式W=(1)α是力与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2)该公式只适用于做功。力的方向上力位移Flcosα位移恒力-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4.功的正负(1)当0°≤α<90°时,W>0,力对物体做。(2)当90°<α≤180°时,W<0,力对物体做,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3)当α=90°时,W=0,力对物体。正功负功不做功-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3.公式(1)P=,P为时间t内的。(2)P=(α为F与v的夹角)。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4.发动机功率机车发动机的功率P=,F为,并非机车所受的合力。比值做功的快慢平均功率Fvcosα平均功率瞬时功率Fv牵引力-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功的分析与计算(师生共研)1.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1)看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2)看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θ——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3)根据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描述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即W合=ΔEk,当动能增加时合外力做正功,当动能减少时合外力做负功。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直接用W=Flcosα计算。-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α求功。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力做的功。-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向1功的正负判断例1(多选)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向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人做负功B.摩擦力对人做正功C.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合力对人做功为零ACD解析人随自动扶梯向上匀速运动时只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合力为零,所以合力做功为零,A、C、D正确。-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向2恒力做功的计算例2(多选)如图所示,轻绳一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相连。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小物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被拖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1.043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不变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关系式v=v0+at(缺少x)x=v0t+12at2(缺少v)v2-v02=2ax(缺少t)x=v+v02t(缺少a)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即Δx=aT2,推广到xm-xn=(m-n)aT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vt/2=v+v02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公式vx/2=v02+v22注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总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等时间(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2)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2(3)第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等位移(1)前x、前2x、前3x„前n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n(2)第1x、第2x、第3x„第nx所用的时间之比1∶(2-1)∶(3-2)∶„„∶(n-n-1)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关系式的应用1.公式的特点公式特点联系v=v0+at不含位移x由加速度定义式a=ΔvΔt导出x=v0t+12at2不含末速度v由v-t图像的“面积”导出v2-v02=2ax不含时间t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导出x=v+v02t不含加速度a,求位移时优先考虑由v-t图像的“面积”导出2.物理量的正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关系式为矢量式,通常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此方向相同的量取正值,相反取负值.(2018·唐山一模)我国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高速收费口,到达自动收费装置前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s的时间速度减为5m/s且收费完成,司机立即加速,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假设汽车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始减速时距离自动收费装置110mB.汽车加速4s后速度恢复到20m/sC.汽车从开始减速到速度恢复到20m/s通过的总路程为125mD.汽车由于通过自动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9 页
    • 大小: 1.396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2动能和动能定理 (含解析)
    基础课12动能和动能定理-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公式:Ek=。3.单位:,1J=1N·m=1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只有正值。5.状态量:动能是,因为v是瞬时速度。运动焦耳标量状态量-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2.表达式:W=或W=Ek2-Ek1。3.物理意义: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5.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的典型问题大致分为两种:(1)单一物体的单一过程或者某一过程;(2)单一物体的多个过程。动能定理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便。动能的变化合外力曲线运动变力做功间断作用-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动能定理的理解(自主悟透)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2.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替代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做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做的功。(2)单位关系:等式两边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思维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0,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的速度由v1增加到v2时,上升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如图所示,小物块从倾角为θ的倾斜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滑下,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小物块与水平轨道、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A、B两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不计物块在轨道转折时的机械能损失,则动摩擦因数为()A.tanθB.tanαC.tan(θ+α)D.tan(θ-α)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规律总结1.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1.089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含解析)
    1.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逻辑推理:用假设法论证“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是错误的.猜想假设:猜想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验证: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合理外推: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小球是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证明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关推论均适用.速度公式:v=gt位移公式:h=12gt2速度与位移关系:v2=2gh由平均速度求下落高度:h=v2t连续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之差Δh=gT2三、竖直上抛运动特点:初速度竖直向上,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规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速度公式:v=v0-gt位移公式:h=v0t-12gt2速度-位移关系式:v02-v2=2gh上升的最大高度:H=v022g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T=v0g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概括如下: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要掌握各环节的具体内容(见上).(多选)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实验求出了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值【答案】BC【解析】根据教材中有关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内容,得出正确答案B、C两项.(2013·课标全国Ⅰ)下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通过第三列的数据可看出:130大概是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4 页
    • 大小: 1.835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3机械能守恒定律 (含解析)
    基础课13机械能守恒定律-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①重力做功与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有关。②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的变化。(2)重力势能①表达式:Ep=。②重力势能的特点系统性:重力势能是所共有的。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路径高度差机械能mgh物体和地球有关无关-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①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②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即WG==-ΔEp。2.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即W=。减小增大减小量-(Ep2-Ep1)弹性形变减小增加-Δep-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和。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2)表达式:=。3.守恒条件只有做功。动能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重力或弹力保持不变重力或弹簧的弹力-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自主悟透)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分析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变化。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训练1.如图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小球,将小球拉至实线所示位置自由释放,空气阻力不计,在小球自释放位置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线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量D.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细线的拉力与小球的速度始终垂直,小球在拉力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故A错误;由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重力做的正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1.219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4运动图像专题 (含解析)
    1.4运动图像专题专题综述一、图像对比运动图像x-t图像v-t图像a-t图像物理意义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率面积无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纵轴截距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初始加速度两线交点两个质点相遇两质点速度相同两质点加速度相同二、特别提醒x-t和v-t图像都不是轨迹图线,都只能表示直线运动.x-t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正负表示速度方向.v­t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v­t图线中,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时间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总位移取代数和.题型透析根据运动图像判断运动情况例1(2018·郑州二模)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增大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答案】D【解析】A项,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为负,乙的速度为正,说明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项错误.B项,根据位移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不变,故B项错误.C项,在0~t0时间内,乙图线的斜率不断减小,则乙的速度一直减小,故C项错误.D项,在0~2t0时间内,甲的位移x1=0-2x0=-2x0,乙的位移为x2=x0-(-x0)=2x0,所以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故D项正确.例2(2018·山东一模)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第2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0~2s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2~4s内,质点做曲线运动C.在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mD.在2~4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发生了改变【答案】C【解析】A项,在第2s末,速度方向为负,速度方向不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B项,v-t图像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规律,不能表示曲线运动的规律,故B项错误.C项,在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v0+v2t=1+(-3)2×2m=-2m,位移大小为2m,故C项正确.D项,由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7 页
    • 大小: 1.567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4动量动量定理 (含解析)
    基础课14动量动量定理-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的乘积叫作物体的动量,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3.单位:。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方向相同。速度mvkg·m/s速度-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的乘积叫作这个力的冲量。公式:I=。2.单位:冲量的单位是,符号是。3.方向: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作用时间Ft牛·秒N·s相同-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变化。2.表达式:Ft=Δp=p'-p。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可以在某一方向上用动量定理。合外力动量合外力-5-考点一考点二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的计算(自主悟透)1.冲量的计算方法(1)计算冲量可以使用定义式I=Ft求解,此方法仅限于计算恒力的冲量,无需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2)利用F-t图像计算,F-t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冲量,该种方法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6-考点一考点二2.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7-考点一考点二思维训练1.(2018·河南郑州调研)(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重力的冲量相同B.斜面弹力的冲量不同C.斜面弹力的冲量均为零D.合力的冲量不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8-考点一考点二2.(2017·全国Ⅲ卷)(多选)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m/sC.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m/sD.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动量定理Ft=m×Δv得,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A正确;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m/s,B正确;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前3s内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图形的“总面积”,S=2×2N·s-1×1N·s=3N·s,故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3kg·m/s,C错误;由于前4s内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图形的“总面积”不为零,故冲量不为零,速度不为零,D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B-9-考点一考点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师生共研)1.理解动量定理的要点(1)应用动量定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752.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5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 (含解析)
    1.5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专题综述一、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三个关系速度关系: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这是列关系式的切入点,也是判断能否追上的依据.位移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距离,画出运动示意图,建立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时间差,建立时间关系.二、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物理分析法:从速度相等这一临界条件入手,应用运动规律,建立位移关系式.数学函数法:根据位移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根据方程的解判断能否相遇或相遇几次,求出相应物理量.图像法;利用v-t图像的“面积”,分析位移关系.三、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题型透析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极值与多解例1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答案】(1)2s6m(2)12m/s【解析】运动示意图:方法一:(分析法)(1)当汽车的速度为v=6m/s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va=2s最远距离为Δs=v0t-12at2=6m.(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v0t′=12at′2,解得t′=4s,汽车的速度为v=at′=12m/s.方法二:(图像法)(1)汽车和自行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t=2s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Δs=12×6×2m=6m.(2)两车距离最近时,即两个v-t图线下方面积相等时,由图像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2m/s.方法三:(函数法)(1)由题意知自行车与汽车的位移之差为:Δs=v0t-12at2因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当t=-v02×(-12a)=2s时有最大值,最大值Δsm=v0t-12at2=6×2m-12×3×22m=6m.(2)当Δs=v0t′-12at′2=0时相遇,得t′=4s,汽车的速度为v=at′=12m/s.方法提炼1.物理分析法:求追及问题中的极值,一般从“速度相等”入手,有两种情况:(1)当后车比前车运动快时,两车距离减小,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2)当后车比前车运动慢时,两车距离增大,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7 页
    • 大小: 1.333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5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解析)
    基础课15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Δp1=,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4)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矢量和m1v1'+m2v2'-Δp2-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碰撞、反冲、爆炸1.碰撞(1)定义: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过程就可称为碰撞。(2)特点:作用时间极短,内力(相互碰撞力)远外力,总动量守恒。(3)碰撞分类①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②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③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合为一体,机械能损失。大于没有损失有损失最大-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反冲(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获得一个,这种现象叫反冲运动。(2)特点: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系统受到的外力。实例:发射炮弹、爆竹爆炸、发射火箭等。(3)规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3.爆炸问题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反向冲量远大于远大于守恒-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自主悟透)1.动量守恒的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3)某一方向上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动量守恒定律的“六种”性质-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思维训练1.(2019·天津静海月考)(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非零的某一数值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右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当两手同时放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6 页
    • 大小: 2.709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
    1.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纸带上的数据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能利用纸带上的数据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片.注意:电磁打点计时器用4~6V,50Hz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用220V,50Hz交流电源.三、实验步骤把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用细绳一端连小车,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小车停止运动后立即关闭电源.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四、数据处理计算速度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各计数点瞬时速度:vA=x1+x22T,vB=x2+x32T,vC=x3+x42T等.作v-t图像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数据描点.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计算加速度方法一:根据a=ΔvΔt,先求出各点的速度,作出v-t图像,计算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方法二:根据a=ΔxT2,将纸带数据分成时间相等的两大段,设图中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a=(x4+x5+x6)-(x1+x2+x3)(3T)2.五、注意事项使纸带、小车、细绳和定滑轮在一条直线上.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实验时要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在画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使图像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上.使图像中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1.本实验操作顺序提示:木板—计时器—小车—通电—断电2.考查操作的热点问题是:先通电再放小车,先断电再取纸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2 页
    • 大小: 1.974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6机械振动单摆 (含解析)
    基础课16机械振动单摆-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简谐运动单摆1.简谐运动(1)定义: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为零的位置。(3)回复力①定义:使物体返回到的力。②方向:总是指向。③来源:属于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或某个力的。平衡位置回复力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效果合力分力-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简谐运动的描述(1)位移x:由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振动的位移,是矢量。(2)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T和频率f: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周期,而频率则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平衡位置振动质点所在位置最大距离全振动全振动的次数-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弹力原长-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4.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过程中,和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振动能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能量越。动能势能大-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1.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动力学表达式:(简谐运动的判定方法)。运动学表达式:。2.简谐运动的图像F=-kxx=Asin(ωt+φ)时间位移时间-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受迫振动和共振1.受迫振动物体在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的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共振曲线如图所示。周期性驱动力驱动力相等-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简谐运动的特征(师生共研)1.动力学特征:F=-kx,“-”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k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2.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F、a、Ep均增大,v、Ek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相隔T或nT的两个时刻,振子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对称性特征(1)相隔(n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9 页
    • 大小: 1.457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0.1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含解析)
    第十单元电磁感应年份题号命题点命题规律Ⅰ卷24题双杆切割与平衡问题综合Ⅱ卷20题法拉第圆盘发动机的原理Ⅱ卷24题单杆切割的动力学问题2016年Ⅲ卷25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动力学综合Ⅰ卷18题楞次定律的应用Ⅱ卷20题线框切割磁场运动与图像综合2017年Ⅲ卷15题楞次定律的应用Ⅰ卷17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Ⅰ卷19题楞次定律的应用Ⅱ卷18题线框切割磁场运动与图像综合2018年Ⅲ卷20题楞次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综合(1)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左手定则的应用(2)与图像结合考查电磁感应现象(3)通过“杆+导轨”模型,“线圈穿磁场”模型,考查电磁感应与力、能量等知识的综合应用10.1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磁通量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公式:Φ=BSsinθ(θ为S与B的夹角)若S垂直B:Φ=BS单位:1Wb=1T·m2.标矢性: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二、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闭合;(2)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1)楞次定律:适用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右手定则:适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且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磁通量1.磁通量的正负:磁通量的正负不代表大小,只表示磁感线是怎样穿过平面的.若从平面的某一侧穿入为正,则从另一侧穿入为负.2.磁通量与磁感线条数:从不同侧面穿入的磁感线抵消后,剩余的磁感线的条数越多,磁通量越大.3.多匝线圈的磁通量:线圈内磁通量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无关.4.磁通量的计算:(1)注意公式Φ=BSsinθ中,θ是S与B的夹角.(2)注意平面转动后,磁感线是从那一侧穿入,明确磁通量的正负.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磁场,1和2为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两个圆环,分别用Φ1和Φ2表示穿过两环的磁通量;如图2所示,两同心圆环A和B处在同一平面内,B的半径小于A的半径.一条形磁铁的轴线与圆环平面垂直,则穿过两圆环的磁通量大小为ΦA与ΦB,则有()A.Φ1>Φ2ΦA>ΦBB.Φ1=Φ2ΦA<ΦBC.Φ1<Φ2ΦA=ΦB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只有S1内有磁场,由S1与S2构成的环内没有磁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5 页
    • 大小: 1.970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17机械波 (含解析)
    基础课17机械波-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机械波横波和纵波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2.传播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和,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3)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位移为零。知识点三形式能量迁移波源4A-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的波,有(凸部)和(凹部)。(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上的波,有和。知识点三垂直波峰波谷直线密部疏部-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1.横波的图像(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的位移。(3)图像:知识点三平衡位置位移平衡位置-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3)频率f: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知识点三相同振动频率λf-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和衍射2.多普勒效应(1)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2)现象:观察者感到发生变化。(3)实质:声源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相同尺寸干涉图样相对运动频率不变变化-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波的形成与传播(师生共研)1.机械波的传播特点(1)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2)介质中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因此,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4)波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周期(频率)、波速、波长的决定因素(1)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波源,波的周期和频率就是指波源的周期和频率,与v、λ无任何关系。(2)波速v决定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同一种均匀介质,物理性质相同,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恒定。(3)波长λ对于一列波,其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不会变化,始终是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1.284 MB
    • 时间: 2022-12-04
  •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0.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含解析)
    10.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感应电动势定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方向判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其感应电流方向指向电源正极.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公式:E=nΔΦΔt.三、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导体平动切割:垂直切割时,E=Blv.不垂直切割时,用垂直分速度计算.导体转动切割: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垂直磁感线方向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12Bl2ω.四、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自感(1)自感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2)自感电动势方向: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3)自感电动势大小:E=LΔIΔt.(4)自感系数L: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单位:亨利(H).涡流:金属块放在变化磁场中,或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电磁阻尼: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会使导体受到的安培力,总是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电磁驱动: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时,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的安培力,使导体随磁场运动起来.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的应用1.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1)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2)线圈的匝数n.2.计算感应电动势的三种类型(1)S不变,B变化:E=nΔBΔtS.(2)B不变,S变化:E=nBΔSΔt.(3)B和S均变化:E=nB2S2-B1S1Δt≠nΔB·ΔSΔt.(见练3)3.计算电磁感应中的电荷量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q=IΔt=nΔΦΔtRΔt=nΔΦR,q仅与n、ΔΦ和回路总电阻R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2018·莆田模拟)(多选)如图甲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线框水平放置,左侧一半置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的左侧接入电阻R,右侧接入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为C,其余电阻不计.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在0~2t0时间内()A.电容器a板带负电B.线框中磁通量变化为零C.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为B0L22t0D.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CB0L22Rt0【答案】ACD【解析】A项,依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8 页
    • 大小: 2.021 MB
    • 时间: 2022-12-04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