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哥教育个人店铺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 4401
    文档数
  • 242941
    被浏览
  • 121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5 页
5-10 页
10-30 页
30-100 页
100-500 页
5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2.00 元
2.00-5.00 元
5.00-15.00 元
15.00-30.00 元
30.00-50.00 元
50.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高中英语高考听力场景词汇汇总2(共九大类)
    1高考英语听力场景词汇一、校园生活类1.图书馆shelf书架librarian图书管理员thestacks书库return归还fine罚款magazine杂志copier复印机overdue过期未还的readingroom阅览室referenceroom资料室periodicalroom期刊阅览室studylounge/hall自习室catalogue书目index索引keyword关键词volume卷,宗librarycard借书卡bookreservation图书预订periodical期刊quarterly季刊backissue过刊currentissue现刊latestnumber最新一期writingpermission书面许可checkout外借putonreserve被限制在馆内阅读2.学生freshman大一学生sophomore大二学生juniorstudent大三学生seniorstudent大四学生bachelor学士master硕士doctoralcandidate博士研究生alumni/alumnus校友postdoctoral博士后3.老师lecturer讲师associateprofessor副教授supervisor导师professor教授dean系主任teachingassistant助教4.上课及选课takethecourse选课credit学分register注册dropthecourse退课introductorycourse初级课程advancedcourse高级课程rank排名syllabus教学大纲curriculum课程seminar讨论会elective/optionalcourse选修课compulsorycourse必修课drop-out退学makeupexam/retakethetext补考psychologycourse心理学physics物理学computercourse计算机课computerscience计算机科学5.读书bookreview书评novel小说press出版社publisher出版者publication出版;出版物biography自传editorial社论extracopy额外的副本subscribeto订阅outofstock脱销bestseller畅销书hardcoveredi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09.000 KB
    • 时间: 2023-03-08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1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1课。之前的教材对日、地、月系统有一些阐述,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在聚焦部分,本课通过问题“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来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接下来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探索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二是了解太阳,让孩子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关于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三是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通过研讨两个问题“太阳系大家庭中都有哪些天体?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将太阳系的一些信息进行补充整合,让孩子知道太阳系是怎样的一种天体系统。最后教材用比较特殊的天体彗星做为拓展部分,再次提高孩子探索太阳系的兴趣。【学情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太阳系有所了解,但是之前的了解很多学生只是信息非常的琐碎,本课通过学生的广泛搜索、收集资料和集中研讨,让孩子对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深入了解太阳系中的一些天体等。【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和太阳系。[科学思维]用分析、讨论的方法,能丰富、修正、完善原有对太阳系的认识。[探究实践]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能用图画的方式来描述太阳系。[态度责任]在了解太阳系过程中,能持续关注其他天文现象,增进对探索宇宙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和太阳系[难点]能够根据资料画出相应的太阳系天体图。【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汇总图。[学生]1.课前收集的关于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资料;2.每人一份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班级汇总图1.回顾太阳、地球、月球三球的关系和主要特点,明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太阳系大家庭》,板贴班级汇总图3.提问:“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学生根据他们的原有认知进行回答,引发学生间的交流和思考。[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引入太阳系,并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畅谈对太阳系的认识,通过交流引发学生对探索太阳系的浓厚兴趣。二、认识太阳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记录单1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7 页
    • 大小: 131.000 KB
    • 时间: 2023-03-08
  • 初中英语中考高频词串记(共四组)
    1中考英语高频词串记(一)past[pæst]n.过去;往事adj.过去的;结束的prep.越过;晚于adv.过;经过thepastyear过去的一年forthepastfewdays.这些天Shehasbeenfeelingtiredforthepastfewdays.这些天来她一直感到疲倦inthepast在过去inthepastyear在过去的一年中pastexperience过去的经验pastandpresent过去与现在liveinthepast因循守旧按旧章程办事fast[fæst]adj.快速的,迅速的adv.迅速地asfastas和…一样快present[prɪˈzɛnt;(forn.)ˈprɛznt]n.现在;礼物adj.现在的;出席的atthepresenttime目前thepresentday目前;当代atpresent目前,现在liveinthepresent活在当下presentn.礼物;现在present在场的出席的,到场的;存在的bepresent出席bepresentatmeeting出席会议beabsent缺席absent[ˈæbsənt;(forv.)əbˈsent]adj.缺席的;缺少的vt.使缺席absentfromwork旷工;缺勤beabsentfrom缺席beabsentfromschool缺课旷课Beabsentfromclasses缺课逃课beabsentfromclass上课缺席just[dʒʌst]adv.只是,仅仅;刚才,刚刚;正好,恰好;实在;刚要justthen就在那时,正当那时;正在那时justnow刚才;眼下justaminute等一下;请稍等;就来了justamoment等一会儿,稍等一下justasecond稍等一下just刚才,方才John’sjusttoldmethathe’sgettingmarried.约翰刚刚告诉我他要结婚了。I’vejustbeenoutshopping.我刚才出去买东西了。just正好,恰好AgoodstrongcupofcoffeeisjustwhatIneedrightnow.我现在正需要喝一杯浓浓的咖啡。Thehousewaslargeandroomy;justrightforus.那幢房子大而宽敞,正合我们的需要。just只不过,只是It’snothingser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149.000 KB
    • 时间: 2023-03-08
  •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操作汇总(2023春)
    1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目录序号实验名称课本页码类别备注1近视眼的成因P5分组2模拟鼓膜振动实验P7分组3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P11分组4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P13分组5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P45分组6摩擦生热小实验P46分组7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小实验P49分组8铁丝弯折能发热小实验P49分组9梳子梳头发产生静电小实验P49分组10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P49分组11制作简易的太阳系模型P56分组12自制“磁悬浮列车”P70分组2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序号1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近视眼的成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近视眼看物体模糊的原因实验器材蜡烛、火柴、2个凸透镜(一厚一薄)、光屏实验步骤1.把燃烧的蜡烛、(厚)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好;2.调节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3.将蜡烛离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吗?4.换(薄)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1.将(厚)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并不能在形成清晰的像。2.换(薄)凸透镜,又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实验结论1.凸透镜就像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大,看清楚近处物体,凸度小,看清楚远处物体。2.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用火。2.慢慢调节凸透镜蜡烛的距离。3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序号2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模拟鼓膜振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鼓膜是如何振动起来的实验器材橡皮膜、橡皮筋、纸筒、细线、棉球、铁架台、镜子实验步骤1.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2.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3.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4.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棉球的运动情况。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弹起的越高,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实验结论橡皮膜就像人的耳膜,有声音就会振动,声音越大,振动越明显。注意事项同学交换实验,可多次观察。4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序号3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目的了解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器材眼罩、苹果、柠檬。实验步骤1.蒙上眼睛,品尝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2.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3.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只品尝苹果,
    • 浏览量:0
    • 下载量:1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171.500 KB
    • 时间: 2023-03-08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科技革命》教案2(2023春)
    14.认识科技革命【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制造技术、运输技术、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生化技术、通信技术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重大发明和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本课设计了一个主要活动“认识科技革命的影响”,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科技革命以及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等产生的影响。应用与拓展“设计未来的通信方式”旨在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设计等活动,引领学生设计一款未来的通信产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技术实践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举例说明不同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2.能说出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3.能说出某些科技产品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2.能对探究过程与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不同时代同类科技产品的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科技革命的信息。3.能用概念图、时间轴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态度责任]1.能对科技革命的影响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能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动力,同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师准备】关于科技革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科技革命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选择问题1.引导:(出示教材第13页三幅照明工具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是什么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是从古至今,照明工具的演变。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代既节能又环保的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科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3.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科技革命》教案(2023春)
    14.认识科技革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不同时代有什么工具及其特点。[能力目标]能说出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情感目标]能对科技革命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不同时代的科技发明。[难点]认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哪些影响。【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9.引导:(出示图片)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在既节能又环保的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10.提问: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下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科技革命》。[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了解从古至今的照明方式,使学生对科技革命产生探究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科技革命的影响(1)教师引导:科技革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来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讲述:首先,我们应该时代的时间是怎么区分的?(2)教师展示:时代的时间划分。2.提出问题(1)不同时代有哪些重大发明?是谁发明的?(2)不同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有什么特点?(3)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变化?学生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汇报提问:农业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组组内讨论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总:工具和科技产品主要是简单机械类产品,如铁锄、铁犁、风车等,主要使用人力和畜力等自然能源。依次进行提问:工业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什么?信息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并请学生代表汇报教师汇总11.不同时代的重大发明教师引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很多发明家,它们都发明的什么?学生:有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汽车、吉尔伯特发明了电、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学生:还有第一代计算机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每种发明12.不同时代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技术引导:在之前人们通信非常不方便,有时候传递一个信息要需要很长时间,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通信方式一样吗?学生:不一样。2提问:不同时代的通信技术是怎样的?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汇报:请学生代表发言小结:农业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是烽火狼烟,工业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发电报,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是用手机打电话。提问:通信技术的变革给人类社会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5.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水污染》教案(2023春)
    15.水污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水污染的原因。[能力目标]能说出水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情感目标]能对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难点]了解水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3.引导:自1858年第一台洗衣机诞生以来,洗衣机已经成为亿万家庭非常重要的生活帮手。洗衣机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水污染问题。近几年,某不少河道受到严重污染,经调查,造成这些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洗衣机。(出示洗衣机图片)14.提问:洗衣机为什么会造成水污染?下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水污染》。[设计意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入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1)教师引导:科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污染的现象非常多,有些是自然形成的,还有很多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水污染现象?又有哪些是人类活动造成的?(3)根据问题制定探究计划选择身边的水域,采用考察、实验、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认识水污染的现象。讨论:小组内展开讨论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中有哪些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学生:海上石油泄漏、太湖蓝藻污染、河流垃圾污染(4)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学生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汇报学生做出回答小结: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污染自然水域。农业污染源,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生活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发生源。主要包括生活用煤、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越来越密集造成的。(5)提问:水污染对植物、动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小组组内讨论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各类水域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会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另一方面会造成水质恶化,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平衡。2.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6.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水污染》教案2(2023春)
    15.水污染【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科技革命的影响之后,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认识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目的是通过实验、考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原因与危害。活动2“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目的是通过观察、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应用与拓展“设计水质净化装置”目的是通过设计、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水质净化的原理及净化过程,知道水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净化,适当改善水质,提升学生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水污染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注重证据,乐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2-4个水污染的事件或现象。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3.能举例说出哪些科技产品可能会造成水污染。4.能说出防治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分类、概括的方法得出活动结论。2.能采用幻灯片、网页、建议书等形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科技产品与水污染现象相联系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水污染研究计划。3.能通过考察、实验、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水污染的原因等相关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态度责任]1.能对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3.能尊重证据,并实事求是地记录获取的证据。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能意识到科学技术具有两重性,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水污染的相关资料、制作水质净化装置的材料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1858年,第一台洗衣机诞生。现在,洗衣机已经成为亿万家庭非常重要的生活帮手。洗衣机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2.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空气污染》教案(2023春)
    16.空气污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能力目标]能说出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情感目标]能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难点]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引导:近年来,雾霾持续影响北方多地,使得空气质量下降。为此,许多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汽车限行措施,公交车也逐步更换成电动汽车。(出示汽车行驶图片)2.提问:汽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吗?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空气污染?[设计意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入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二)探究新知1.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1)教师引导: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除天气因素外,还有很多是人们使用各类科技产品造成的。(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空气污染现象?讨论: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汇报:学生发言汽车尾气教师:汽车尾气真的是空气污染的原因吗?(3)探究汽车尾气让我们通过观测、实验、调查等方法来获取事实,探究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活动前,我们先制订一个计划。讨论:汽车尾气是不是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访谈目的:调查汽车尾气是不是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地点:车辆检测中心记录方式:笔记、录音或摄像访谈提纲:1.汽车排放物有哪些?2.本市汽车总量是多少?总的排放量是多少?3.……材料:空气质量传感器等。实验方法:1.确定监测地点,如:化工厂、火力发电厂、公园、公路。2.把空气质量传感器平稳放置在监测区域。3.根据传感器的监测情况,读取相关数据。每个监测点监测3次。4.根据不同区域的监测数据,分析空气质量与什么有关?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结: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4)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污染空气的因素?学生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汇报学生做出回答2小结:煤气做饭、焚烧垃圾、森林火灾、火力发电、工业废气等都会污染空气。总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工地、生活垃圾等。2.空气污染带给生物的影响教师引导:空气污染严重,有时候让人感觉无法呼吸,每天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我们的身体和其他有生命的生物会怎么样?探究:让我们选择一个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7.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蝙蝠和雷达》教案2(2023春)
    17.蝙蝠和雷达【教材分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活动1“蝙蝠捕食的奥秘”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蝙蝠靠超声波进行捕食的过程。活动2“雷达与蝙蝠”目的是通过阅读、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发明、发展的过程。应用与拓展“制作简易照相机”目的是通过制作、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照相机与眼睛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某些科技发明与自然界中原型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雷达的发明与蝙蝠捕食过程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蝙蝠捕食的过程和雷达发现目标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能举例说明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3.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雷达的发明和相关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2.能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蝙蝠捕食与雷达功能的相互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蝙蝠与雷达的相关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态度责任]1.能表现出对蝙蝠捕食和雷达功能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够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研究思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4.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飞虫模型、雷达与蝙蝠的相关资料、制作简易照相机的材料与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蝙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雷达能够远距离敏锐地捕获目标信息。对此你想知道什么呢?2.提问:蝙蝠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雷达捕获目标信息与蝙蝠捕食昆虫有什么相似之处?(二)掌握方法,模拟实验1.讲述:18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就会在黑暗中乱撞。这说明蝙蝠在黑暗中飞行自如与眼睛无关,而是与它的双耳和嘴有关系。蝙蝠究竟是怎样在夜晚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蝙蝠与雷达》教案(2023春)
    17.蝙蝠与雷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蝙蝠在夜间飞行自如的原因。[能力目标]能说出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能对雷达的发明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蝙蝠是怎样在夜间飞行自如的。[难点]了解雷达的工作过程。【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资料、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飞虫模型等。【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引导: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中,蝙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雷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出示图片)4.提问:1.蝙蝠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2.雷达捕获目标信息与蝙蝠捕食昆虫有什么相似之处?下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7课《蝙蝠与雷达》。[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看图片,加上老师的引导说明,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1.蝙蝠捕食的奥秘(1)教师引导:18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2)提问:为什么塞住蝙蝠的双耳和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讨论:小组内展开讨论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蝙蝠的飞行可能与他们的耳朵和嘴有关。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3)根据问题制定探究计划实验材料: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飞虫模型等。实验方法: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飞虫模型放置在传感器前方,观察显示的数据。2.前后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3.遮挡超声波传感器,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教师出示实验过程图片,观察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并填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反射波,利用超声波测距仪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教师:比较超声波实验与蝙蝠捕食有哪些相同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蝙蝠发现并捕食昆虫的过程。谈论:学生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汇报教师出示蝙蝠发出超声波的全过程图片,根据图片叙述蝙蝠捕食昆虫的过程。小结: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用耳朵接收到返回的信息,最后判断物体的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声定位”请同学们用流程图的形式将蝙蝠捕食的过程2流程图: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6.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生物的启示》教案(2023春)
    18.生物的启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苍耳具有什么特点。[能力目标]认识什么是仿生。[情感目标]能对仿生的发明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仿生。[难点]生活中有哪些是仿生物品。【教学准备】PPT课件、放大镜、苍耳、毛衣、尼龙粘扣、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7.引导:1948年,瑞士工程师乔治跟朋友在山中打猎,身上粘满了一种草籽。他费了很长时间,才将这些草籽拔干净。出示苍耳的图片8.提问:苍耳的种子为什么能够挂到身上?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生物的启示》。[设计意图]从根据科学家的情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出我们这节课的课题。(二)探究新知1.苍耳的启示(1)教师引导:苍耳的种子能够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和人的衣服上,四处为家。(2)提问:苍耳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就能够挂在动物皮毛上和人的衣服上?(3)根据问题制定实验让我们选择苍耳种子或牛蒡果,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实验(一)实验材料:苍耳、毛衣和放大镜、实验方法:1.用放大镜观察苍耳种子和羊毛织物的特点。2.将羊毛织物平放在桌面,把苍耳种子按在羊毛织物上。3.向上拉起苍耳种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展示:请同学上台进行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苍耳将衣服勾起来了教师提问:1.苍耳种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粘到羊毛织物上不易掉下来?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放大镜的观察,同学们做出解释。学生汇报;小结:苍耳的种子呈长椭圆形,它的种子表层长有一些倒钩,这些倒钩很细,也很直。因为苍耳的倒钩勾住了羊毛织物,所以不容易掉下来。实验(二)让我们选择尼龙粘扣,继续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方法:1.用放大镜观察粘扣上下两层的特点。2.将尼龙粘扣上下层对齐,按压,并平放在桌面。3.向上拉起粘扣上层,观察有什么现象。展示:学生小组进行实验注意:分工要合理,有进行实验操作的,有观察的,有记实验数据的。2学生汇报:现象:上下两层不容易分开,将要扯开的部分,上层会带着下层向上隆起。教师提问:1.苍耳种子与尼龙粘扣各有什么特点?9.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对比:根据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学生汇报:小结:苍耳种子有倒钩刺,尼龙粘扣有两层,一层是勾面,一层是毛面。结构上它们都有倒钩。总结:像粘扣这样,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结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6.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漂浮的船》教案(2023春)
    19.漂浮的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某些物品漂浮能力的强弱。[能力目标]能简单的叙述船的发展过程。[情感目标]能对船在水上漂浮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某些物品漂浮能力的强弱。[难点]了解船为什么能在水上漂浮着。【教学准备】PPT课件、软陶泥、木头、塑料、铁、橡皮泥、水槽、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引导:(出示船的图片)观看以上图片,图片中的是什么?船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水路运输的主要工具,它能够运送大量的货物或游客,方便人们生活。2.提问:这些船分别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不同材料的船为什么都能够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下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漂浮的船》。[设计意图]看水上飘着的船,加上教师提问,引出这节课的课题。(二)探究新知1.物体的沉浮(1)教师引导:我们身边的物体由各种材料构成。把大小、形状相同或质量相同的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2)提问: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一样吗?(3)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木头、塑料、铁、橡皮泥和水槽等实验方法:1.将大小相同的木块、塑料、铁和橡皮泥放入水中2.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小组之间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一会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木头和塑料在水面上,铁和橡皮泥沉入水底。教师: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学生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小结:像木头、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像铁、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2.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引导:前面我们做了实验,知道了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那我们能不能改变某种材料物品的漂浮状态呢?提问:软陶泥沉在水底,用什么方法能让它浮在水面上?讨论: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教师:根据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的强弱,可以利用其它材料。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结:可以将软陶泥捏成船的形状,软陶泥就能浮在水面上。1.向水里加盐,当水的密度大于软陶泥的密度时,软陶泥也能浮在水面上。2.将软陶泥放在木块上,利用木块将软陶泥拖到水面上,因为木块的漂浮能力强。想一想,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如木块),用什么方法能增强其承载力?2小结:增大木块与水的接触面积。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漂浮能力越强。3.船的发展历程教师引导:人们一开始就发明的船吗?根据什么启示发明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6.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生物的启示》教案2(2023春)
    18.生物的启示【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大自然能给人类很多启示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苍耳的启示”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活动2“各种各样的仿生”旨在通过搜集资料、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仿生的类型、特点及其作用。应用与拓展“人工智能与仿生机器人”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搭建仿生机器人等活动,引领学生了解人工智能(AI)与仿生机器人的飞速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仿生产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什么是仿生,以及仿生的类型、特点及作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粘扣与苍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仿生。3.能列举2-4种仿生产品。3.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仿生技术发展的动力。4.能说出仿生产品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2.能采用实验报告、幻灯片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粘扣等仿生物品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态度责任]1.能对仿生的过程和类型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苍耳或牛蒡果、羊毛织物、尼龙粘扣、放大镜、各种仿生资料及课件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仿生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自然界中的生物有许多独特的本领:人手能够灵活地拾取细小的物品;鱼儿能够在水中自由地游泳;苍耳的种子能够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四处为家……2.提问:苍耳的种子为什么能够挂到动物的皮毛上?它能够给人们什么启示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研究苍耳种子的特点。(1)掌握方法。①讲解:A.用放大镜观察苍耳种子和羊毛织物的特点。B.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79.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空气污染》教案2(2023春)
    16.空气污染【教材分析】本课按照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目的是通过观测、实验、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某些科技产品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活动2“空气污染带给生物的影响”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带给人类、动植物的负面影响。活动3“争做环保小卫士”目的是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举措。应用与拓展“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危害”目的是通过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了解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容易形成酸雨,危害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死亡。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兴趣;树立学生注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本课重点是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产生的负面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日常生活等活动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空气污染对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3.能说出2-3条防治空气污染的举措。4.能认识到人类某些活动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2.能用调查报告、倡议书等表述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空气污染与汽车限行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进行假设。3.能通过观测、调查、阅读、实验等方式来获取信息。4.能用概念图、科学语言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态度责任]1.能表现出对造成空气污染原因进行探究的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探究方案。3.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课件、空气质量传感器、醋、一杯自来水等。【学生准备】课前调查有关空气污染的现象、《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近年来,雾霾持续影响北方多地,使得空气质量下降。为此,许多城市采取了大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工程师的发明创造》教案2(2023春)
    110.工程师的发明创造【教材分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工程师与发明家的发明创造”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国内外一些工程师和发明家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活动2“屠呦呦与青蒿素”目的是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屠呦呦发现并研制出青蒿素的过程,学习她为追求科学真理保持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应用与拓展“收集工程师与发明家的事例”目的是通过搜集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感受发明创造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实例。【学习背景】工程师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发明家是指能创造新装置、新设计或新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和影响人类生活水平,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能在人类发明史上做出伟大贡献,在发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工程师与发明家,他们基于科学原理的发明创造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前,学生了解了很多工程师与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比如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蔡伦改进造纸术,钱学森制造出中国第一枚导弹,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等。因此,六年级学生对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并不陌生,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举例说出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事例。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屠呦呦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3.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2.能采用资料卡、记录表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果。3.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通过工程师与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工程师与发明家发明创造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资料卡、记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漂浮的船》教案2(2023春)
    19.漂浮的船【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仿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船的发展历程及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以及它们的用途。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物体的沉浮”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活动2“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方法。活动3“各种各样的船”旨在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引领学生认识船的发展历程,分析船的构成材料、类型、结构与运载能力,从而加深对材料漂浮能力和主要用途的认识。应用与拓展“制作小木船”目的是通过设计、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及制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材料漂浮能力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2.能举例说出改变某种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3.能说出船的主要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船的特点。4.能说出船的发明在自然界中的原型,并能说出工程师利用哪些科学原理发明各种舰船的事例。5.能说出船的发明与发展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2.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船的漂浮状态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3.能通过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实验报告、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态度责任]1.能对材料的漂浮能力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材料漂浮能力的实验。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大小、形状相同或质量相同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如塑料块、木块、金属块、海绵块、泡沫块、玻璃块、软陶泥块等)、水槽、水、抹布、托盘、各种船及船发展历程的资料或课件、制作小木船的材料(如冰糕棍、彩纸、乳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2.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工程师的发明创造》教案(2023春)
    110.工程师的发明创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工程师和发明家发明了什么。[能力目标]能说出发明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情感目标]能对发明的发明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工程师和发明家们都发明了哪些东西。[难点]能说出工程师和发明家发明的原理。【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2.引导:(出示火车头和飞机的图片)图片中的物品都是发明家们经过不断地研究发明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工程师与发明家,他们基于发明原理的发明创造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提问: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什么发明原理进行了哪些发明创造?下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工程师的发明创造》。[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学生对图片中的物品的发明产生探究兴趣,然后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1.工程师与发明家的发明创造(1)教师引导:观看以下图片,你认识这些发明家和工程师吗?。(2)提问:这些工程师和发明家发明了什么?他们发明的物品依靠的是什么原理?出示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图片以及他们的发明先让学生说出图片中是哪位发明家,在出示发明的物品之前,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发明了什么?出示图片,学生起立汇报。学生:图片中是莱特兄弟。学生:他们制造了飞机。教师:那莱特兄弟制造飞机是依靠什么原理呢?讨论:学生小组之间交流,通过查阅资料,电视,网络等方式。学生汇报:利用伯努利原理,使机翼产生升力。依次引导,出示瓦特、诺贝尔、爱迪生和冯·诺依曼等发明家,并说出他们发明的物品。(3)我国的工程师和发明家有哪些呢?他们又发明了什么?学生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汇报学生做出回答出示我国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图片(袁隆平、钱学森、茅以升和杨伟)提问:以上的发明家们都发明了什么?交流:小组之间交流。汇报: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结: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世界著名发明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发明成就:1.利用反冲以及雷达、红外制导的原理制造出中国第一枚导弹。2.利用地球引力、无线通信等原理,制造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茅以升: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杨伟:设计战斗机歼-20,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4)选择喜欢的工程师与发明家,并用喜欢的方式进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8.0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太阳系》教案2(2023春)
    111.太阳系【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了“庞大的太阳系”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观察模型、阅读资料让学生认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每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应用与拓展“寻找彗星”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等活动,了解太阳系中的另一种天体-彗星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分析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太阳系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太阳系的结构及八大行星的特点。【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总结出太阳系的结构及八大行星的特点。2.能体会到人们的好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探究太阳系的动力。[科学思维]1.能运用计算、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2.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科学家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阅读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太阳系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态度责任]1.能对太阳系的结构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太阳系模型、有关太阳系结构和八大行星特点的课件等。【学生准备】计算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也有一个大家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关于太阳系,你知道些什么呢?2.提问:你知道太阳系是什么样的吗?(二)感知理解,获取信息1.感知太阳系。(1)引导: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下面大家先来观察图片。说一说太阳系有哪些成员,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2)出示:太阳系图片,学生观察。(3)交流:说说太阳系包含哪些行星,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2.观察太阳系模型。(1)引导: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各行星的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太阳系模型来寻找答案。(2)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太阳系模型,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巡回指导。(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理解太阳系。(1)引导:通过观察太阳系模型,我们知道了太阳系各行星距太阳的远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7.500 KB
    • 时间: 2023-03-07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美丽的星空》教案2(2023春)
    112.美丽的星空【教材分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寻找典型星座”目的是通过观察、参观、搜集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星座的方法,认识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主要特征。活动2“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目的是通过观察、练习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利用北极星来辨认方向的方法。应用与拓展“制作星空仪”旨在引领学生通过制作的星空仪,将观察到的星空呈现出来,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大熊座、猎户座等星座,学会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大熊座、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特征。2.能说出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的方法。3.能体会到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对星空的认识。[科学思维]1.能利用资料卡、幻灯片等方式呈现探究过程和结果。2.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星座由来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观察、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星座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态度责任]1.能表现出对星空进行科学观察的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教师准备】有关星座的课件、星图、指导卡等。【学生准备】毯子或被子、星图、手电筒、硬纸板、黑色纸、橡皮筋、剪刀、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晴朗的夜晚,你会看到美丽的星空。这些星星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关注,为了便于观察星空,古人用一些假想的线把相邻的几颗恒星连接起来,并根据连接成的图案,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名称来给它们命名,这就是星座。关于星座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提问:大熊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什么位置?天空中还有哪些星座?(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寻找典型星座。(1)引导:怎样才能知道大熊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需要在晴朗的夜晚,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去观察星空。(2)讲解观察星空的方法:①选择开阔、易于凝视夜空的地方,躺在毯子上观看星空。②根据星图,先寻找大熊座和猎户座,再观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8.000 KB
    • 时间: 2023-03-07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