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D大调卡农》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docx,共(6)页,291.89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7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下册音乐《复调音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以“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在听、唱、写、创几方面的音乐能力”为指导思想,准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达
成教学目标。(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理论,它强调“注重学生‘学’的过程”。2.审美体验理论认为: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是音响。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
移默化中感受复调音乐特点与艺术魅力,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1.视唱练习《D大调卡农》大提琴声部2.欣赏、分析《D大调卡农》,演唱大提琴声部旋律3.欣赏、分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听
辨复调段落4.欣赏、分析《法兰多尔》,听辨主题及卡农段落,并且分声部演唱卡农段落(二)学生情况:1.学生已有能力本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聆听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听完一首作品后说出一些相关的音乐信息。(如:节拍、内容、情绪、演唱形式、歌曲结构、节奏、旋律等等。)他们还具备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善
于在大量的听唱活动中学唱歌曲。能够运用独唱、齐唱等演唱形式进行歌曲演唱,能对二拍子的指挥动作做出适当反应。2.需要调研的方面(1)调研的目的了解学生对复调音乐的认知程度,为本节课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复调音乐提供教学设计的依据。(2)调研的内容与方法调研内容:聆听四部轮唱曲《保卫黄河》,判断演
唱形式及特点,并说明依据。说说歌曲属于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为什么?调研方法:聆听、谈话(3)调研结果分析100%的学生可以判断出《保卫黄河》是轮唱形式,并能说出依据。其中88%的学生可以判断出歌曲属于复调音乐,但仅仅停留在感受的层面上,不能表
达出判断的理由或依据,更不能说出这是复调音乐中卡农的创作手法,这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教学方式和手段:1.教学方式本节课是建立在对学生听觉思维训练和演唱实践基础之上的音乐欣赏教学。主要以听唱法实施教学。2
.教学手段“小组协同学习法”在听辨、演唱及分析作品时采用小组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技术准备:1.音乐及视频软件准备Audition编辑音频2.其他技术准备PPT课件,多媒体设备等(五)教学思路: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多次听辨和分声部演唱的作品要求不多,学生往往不注重听辨,针对
这一问题,通过对难点部分单独演唱、跟作品音频卡农演唱,以及分声部卡农的方式进行解决。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三首作品,感受复调音乐特点与艺术魅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卡农歌》
,对《D大调卡农》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感受并演唱大提琴声部旋律;感受《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托卡塔华丽的键盘技巧和赋格部分的复调音乐特点;听辨哼唱《法兰多尔》的卡农段落0246810(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卡农、复调、管风琴相关知识,认识作曲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
欣赏三首作品,感受复调音乐特点与艺术魅力(二)教学难点:感受并演唱《D大调卡农》大提琴声部旋律以及听辨哼唱《法兰多尔》的卡农段落五、教学流程示意图复调音乐视唱练习视唱(D大调卡农大提琴声部)欣赏《D大调卡农》结合《卡农歌
》,对乐曲音乐特点分析归纳介绍复调卡农写作技法及复调音乐演唱大提琴声部欣赏《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对比听辨音乐介绍管风琴和巴赫欣赏《法兰多尔》听辨三个主题听辨卡农段落分高低声部哼唱卡农段落课堂检测小结六、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视唱练习视唱(D大调卡农大提琴声部MID)视唱熟悉大提琴声部旋律为后面的感受体会作品做准备5欣赏《D大调卡农》(片段1)(1)结合之前学唱的《卡农歌》,对乐曲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归纳(2)介绍复调卡农写作
技法及复调音乐(3)聆听音乐并演唱大提琴声部(片段2)教师用钢琴或口琴同步演奏欣赏作品片段1,小组对比《卡农歌》分析作品音乐特点。师生评价学习听片段2,随着教师给的琴音演唱大提琴声部以分析、学习、随音乐哼唱的方法,感
受体会复调卡农写作技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多声部演唱能力10欣赏《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托卡塔片段和赋格片段)(1)对比听辨音乐,说出哪段是主调音乐,哪段是复调音乐。为什么?(2)介绍管风琴和巴赫欣赏托卡塔片段和赋格片段,回答问题。师生评价学习以听辨音乐的方法
,感受体会托卡塔部分华丽的键盘技巧和赋格部分的复调音乐特点,提高学生听辨能力10欣赏《法兰多尔》(片段)(1)听辨三个主题并随音乐哼唱,表现乐谱上各种音乐记号(主题1欣赏作品片段,听辨通过听辨哼唱主题15片段、主题2片段、主题3片段)(2)
听辨卡农段落(片段)(3)分高低声部哼唱卡农段落(主题1卡农段落、卡农段落MID)(4)介绍比才三个主题,随音乐哼唱三个主题并表现不同的音乐记号听辨卡农段落分声部哼唱。师生评价学习及听辨卡农段落并分声部哼唱,感受作品,进一步
巩固演唱卡农轮唱的技能小结课后聆听观看本课的音视频资料,感受复调音乐聆听聆听观看更多的复调音乐,巩固学习成果2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在节奏训练、肢体律动、欣赏学唱、肢体律动等环节中。2.终结性评价:完整演唱歌曲,音准及节奏准确,情感贴
切,知识内容的掌握。评价量规: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分整体评价ABCD学习效果1.通过合作学习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2.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情境3.能够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4.能够发表独立的感受、见解和正确
的评价教学效果1.课堂气氛活跃,平等2.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八、教学设计的特点(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开展教学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出的: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本年级学生对于简单的歌曲能够通过听唱的方式唱会,但对于个别难点节奏等还需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纠正。针对这一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教
师力求充分发挥并利用学生优势,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方法、出点子,让学生在体验中自己总结学习经验,用最简单的办法围绕音乐解决最现实的问题。(二)音乐审美体验为中心,注重聆听本课的设计始终围绕一个“听”字展开,无论是视唱练习、欣赏分析,还是各种听辨演唱的环节,
都是围绕音响培养聆听习惯,学会聆听,促进教学,提高能力。九、教学反思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欣赏内容以复调作品为主,由巴赫为代表的三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为学生带来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典范。但学生普遍存在对作品理解有距离感,特别是相关知识点,如复调、平均律等。如何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
兴趣,这也是本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将通俗易懂的学习形式融入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尝试结合作品进行听辨、分析、探究、体验等活动。首先,有效筛选、精心
提炼三首作品的精华,重点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复调音乐,由复习演唱《卡农歌》和视唱《D大调卡农》大提琴声部为导入,顺理成章的过渡到两首作品的分析对比和复调的知识介绍,进而通过《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区分主调与复调,巩固
复调的音响概念,最后以哼唱《法兰多尔》的卡农段落体验复调音乐,并且布置了课后欣赏音视频资料的作业,从体验与欣赏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达到对复调音乐的初步理解。当然也有几处不足,特别是难点内容哼唱环节的节奏和音准,在检测时也还是有些不准,这应该是与平时的常规训练有关系,说明我还需要再加强基础的常规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