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课件2-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ppt,共(30)页,2.22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理解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2.掌握并能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视觉的形成及近视、远视和矫正方法。•1、什么是感觉器官?•2、眼球的结构和功能?•3、视觉是怎样形成的?•4、近视、远视的形成及矫正方法?感觉器官的
概念:•一些复杂的感受器周围出现了特殊的辅助结构,以保证感受器能更有效地感受刺激作用,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就称为感觉器官。123眼睑睫毛泪腺管眼眼球附属物:眼睑、睫毛、泪腺管眼的结构:4眼球问题1:眼
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眼球结构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晶状体房水玻璃体眼球各部分功能1、角膜2、巩膜3、脉络膜4、虹膜5、晶状体(房水玻璃体)6、睫状体7、视网膜无色透明,透过光线。支持、保护眼球。含丰富的
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并使眼球成为“暗室”。控制瞳孔大小,调节入眼光线多少。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含有大量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问题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照相机成像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
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线折光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神经(传递信息)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思考: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倒像,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象都是直立的?•这是由于受生
活经验的影响,虽然看到的是倒像,但是由于长期的接触该事物,受到视觉和其他各种感受器的综合刺激,大脑皮层根据经验做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物象都是直立的。近视远视两幅图相同吗?问
题3:近视远视的形成及矫正方法?近视远视眼球前后径晶状体像落在视网膜的何处看不清何处物体矫正办法近视和远视的区别:过长过短曲度过大弹性小前方后方远处近处戴凹透镜戴凸透镜近视眼给你带来哪些不便?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近视眼的预防•“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
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眼球结构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晶状体房水玻璃体眼球各部分功能1、角膜2、巩膜3、脉络膜4、虹膜5、晶状体(房水玻璃体)6、睫状体7、视网膜无色透明,透过光线。支持、保护眼球。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并使眼球成为“暗室”。控制瞳孔
大小,调节入眼光线多少。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含有大量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光线折光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神经(传递信息)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近视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
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远视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远视眼
。(矫正:佩戴凸透镜)当你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呆了很久以后,走出房门,进入阳光灿烂的室外,你的眼睛有什么变化?光线强时,虹膜可使瞳孔变小,从而减少进入眼球光线的量。人们常说照相机的成像跟人的眼球成像的原理相同,根据你对眼球的认识,想一想,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晶状体—
—瞳孔——视网膜——镜头光圈胶卷光圈光线进入眼球后,在到达视网膜前要经过哪些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怎样子的?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视觉是怎样形成的?(视神经或者神
经中枢)•围绕第十届全国“爱眼日”(6月6日)的主题“预防近视,珍爱光明”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等,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求主题突出,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