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docx,共(2)页,28.2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2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京剧,进而激发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知识与技能】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唱段,初步了解京剧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
剧的关系打下基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难点】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片段,感受西皮流水的节拍特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锣鼓经乐器四、教学过程(一)新课
导入1.播放动画片《哪吒闹海》片段师:动画片《哪吒闹海》片段的配乐借鉴了哪种戏曲音乐元素?(京剧锣鼓经)课件展示:京剧锣鼓经《慢长锤》,声音呈现的同时转动乐器。小活动:学生用大锣、小锣、铙钹模拟一段京剧锣鼓经----慢长锤,简单了解锣鼓经
的乐器和分类2.借助学生熟悉的《三国杀》人物图片引入京剧片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了解剧情师:谁知道这首乐曲选自京剧哪一部戏?他讲了什么内容?课件展示:《定军山》选段,三国时期曹蜀之争,蜀将黄忠杀退曹将张郃,攻占天荡山、智斩敌将夏
侯渊,夺取了曹军重镇——定军山。(二)新课教学1.欣赏京剧片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判断其唱腔与行当(西皮、老生)简单介绍京剧行当。师:京剧中的人物角色称为行当,你们知道那些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我
们今天要欣赏和学习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中的黄忠属于“老生”这个行当2.根据唱腔的速度、力度、节拍来分析黄忠的人物性格。课件展示:速度:中速——智;力度:强-——勇;节拍?3.着重分析节拍,了解京剧片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的板式----有板无眼(流水板)。课件展示:分
别尝试3/4、2/4、1/4,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读唱词“一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最终找出最合适的板式——有板无眼4.简单了解京剧的板式有板无眼类主要有(流水板)、(垛板)等。散板类(节奏自由)主要有(摇板)及(散板)5.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中段课件展示:唱词和录音及伴
奏。学生跟着视频学唱西皮流水:“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体会西皮流水板式的节拍特点:叙述性强,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6.聆听整首乐曲,进一步感受京剧的唱腔美。对比欣赏乐曲中的“明天午时
三刻要成功劳”,体会西皮散板的节拍特点:自由节拍、无板无眼的唱腔结构,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唱速度可快可慢。(课件展示)简单了解西皮和二黄师:作为国粹之一的京剧他的唱腔有两种,二黄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的情绪。西皮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
、轻快、明朗、活泼,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7.完整欣赏谭鑫培孙子谭福英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师生配合演唱全曲。(课件视频展示)8.补充课外知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以及京剧老生谭鑫培。(课件视频展示)五、课堂小结(看
时间机动安排)课件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那些京剧知识?六、拓展:关于京剧,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起源、声腔……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和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对京剧的一般常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要学习谭家的这种七代传承,对京剧表演的这种坚守精神!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多去接触我
们的戏曲文化,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迷恋它,把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文化发扬光大。板书设计:3/4xxx|xxx|行当:生旦净丑2/4xx|x-|xx|x-|板式:有板无眼2/4xx|x0|xx|x0|声腔:西皮谭鑫培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