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

DOC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8.118 KB
  • 2022-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摇篮曲》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摇篮曲》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摇篮曲》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docx,共(4)页,28.11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2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勃拉姆斯《摇篮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

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无限温存与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摇篮曲的主要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本曲。(二)过程与方法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

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与欣赏摇篮曲,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热爱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教学重点:摇篮曲及其主要特点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音乐课件、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一位都是爸爸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小时候我们稚嫩的哭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当我们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每到夜晚,是妈妈哼唱着歌曲伴随我们入睡。请问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的父母哼唱的是

什么歌曲吗?(生:那时太小了,记不清楚了。)告诉大家,老师家的宝宝现在才一岁多,和你们小时候一样,每到晚上该睡觉却啼哭不睡的时候,老师就会唱摇篮曲给他听。这样,他听着听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唱的是哪首摇篮曲啊?(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

《摇篮曲》,一起去体会一下妈妈对我们浓浓的关爱吧!(播放课件,出示课题--《摇篮曲》)【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二、新课教学1、什么样的歌曲是摇篮曲?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哼唱的歌曲,通常结构短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2

、摇篮曲有些什么特点呢?节拍:常用6/8拍子和3/4拍子,偶尔也用4/4拍子;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平缓、温存;气氛:轻柔、甜美、宁静、温馨,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3

、作者简介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他曾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称作“德国三B”(姓氏的第一个字母都为B)。由此可见他在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音乐、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主要作品

有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及合唱作品等。在他的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的传统,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追求内在的感情和深刻的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作品富有哲理性。4、学唱歌曲(出示PPT乐谱)(1)、发声练习要求:①喉咙打开,喉头稳定

,声音圆润、连贯。②弱起节奏的把握。1=C3/411│i—64│5—31│432│1—‖Lalalalalalalalalalalala(2)、初次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一遍歌曲,聆听的同时,注意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思考作曲家为什么使用这样

的速度和力度?(听后学生讨论回答,师生总结。)(3)、教师用钢琴逐句教唱。(4)、教师弹琴伴奏,同学们跟随伴奏轻声齐唱。(5)、再次聆听,加深印象。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注意感受一下歌曲的节拍特点,并思考一下,歌曲的拍子

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感觉?(听后学生讨论回答,师生总结。)【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在多次聆听中,启发学生抓住音乐基本要素,在思考中有针对性的欣赏,逐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5、探索与实践(1)、练习三拍子的打法。注意

:①、强拍处明显给出。②、音乐轻一些的地方划小一些,强的地方划大一些。(2)、小组或个人成果展示。教师弹琴伴奏,第一段女同学唱前两句,男同学唱后两句;第二段男同学唱前两句,女同学唱后两句。不唱的同学打节拍。【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3)、边打拍子边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与呵护。所以,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声音

的圆润与连贯。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我们还是很小的时候,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听着妈妈哼着优美的摇篮曲时的感觉„„很好,然后请同学们记住这个感觉跟随老师的琴声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深情地演唱这首优美的摇篮曲好吗?(异口同声:好!)(

师生合作,深情演绎)【设计意图】歌曲是情感的艺术,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歌曲情感的把握。三、知识拓展同学们都很投入,唱得也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外两首摇篮

曲,共同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①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②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但能有感情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还聆听并感受了不同的《摇篮曲》。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

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珍惜母爱,感恩父母!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