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9.208 KB
  • 2022-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雨打芭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雨打芭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雨打芭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docx,共(4)页,49.20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雨打芭蕉》教案【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雨打芭蕉》【教材分析】《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的早期优秀曲目之一,属于民族器乐曲中的“丝竹乐”。音乐情绪轻松活泼,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丝竹乐各种旋律乐器都能够围绕一个共同的旋律骨架即兴发挥,各声部疏密交错,主次分明,有分有合,能够突出地方特色主奏乐器的音色,是学习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佳作。【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了解不是太多也不够系统,只

对常见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打击乐器,还有七年级学过的一些民族乐器,如马头琴等有所了解。对于民族管弦乐里的其他一些乐器的表现、音色就不太能区分。本课将采用对比聆听乐器音色,视频观看演奏方式,感受、体验、创编等教学方法,分析音乐要素

所发挥的艺术表现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乐器,通过欣赏、聆听、探究等音乐学习方式感受、体验中国民族器乐的魅力。2、通过欣赏聆听《雨打芭蕉》知道广东音乐丝竹乐的主奏乐器及音乐风格,能辨别高胡和二胡的音色,了解“合头换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教学重难点】感受

民族乐器的音色,对广东音乐风格的把握,“合头换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钢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听音乐片段,听辨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对比二胡和高胡,对高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二)

、带上这些民族乐器开启我们的音乐之旅。聆听感受雨声的音响,导出课题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二、新课教学(一)聆听第一乐段(1)、感受音乐情绪,主奏乐器是什么?(2)、出示高胡旋律,再听由几个乐句组成,找出相同旋律的小节,进行旋律哼唱(3)、介绍“合头换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让学生进行分组创

编(二)聆听第二乐段(1)、雨开始下了吗?这一段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呢?在聆听中做出听到演奏乐器的姿势(2)、再听,是由什么乐器来表现下雨声或是雨滴声?为什么用这些乐器来表现,从乐器的音色进行分析(3)、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样来模仿雨滴的声音?(学生尝试用声势来寻找)(4)出示

第二乐段的部分乐谱,通过两种不同的演唱,感受哪一种更适合这个乐段这个乐谱?(顿音记号在这里的作用)(5)师生合作一起演绎,学生用声势,老师弹奏旋律(三)、聆听第三乐段(1)、雨是接着下呢还是停了?是越下越大了还是小了?这一乐段和前两段的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起了变化才有这样的效果

呢?(2)、抒情部分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四)、欣赏全曲(1)、介绍广东音乐,聆听全曲(2)、回顾所学内容乐种流行地区音乐风格主奏乐器三、小结(一)、欣赏聆听广东音乐《旱天雷》(二)、结语: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这节课

的欣赏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对中国民族音乐有所喜爱,能更多的欣赏民族音乐作品,体会传统音乐带来的魅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