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72.000 KB
  • 2022-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doc,共(4)页,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1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欣赏与实践教案课题: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欣赏与实践年级:初二年级课时:第二课时课型:音乐赏析与实践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

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2、欣赏《沃尔塔瓦河》,通过讲解和实践记住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体验乐曲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及音乐风格。3、通过分段讲解分析和实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丰富想象力,提高艺术的品味和修养。教学设计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欣赏与实践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音乐主题,这是一首外国音乐作品,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计上这段作品规划了三节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唱歌曲《我的祖国》。第二课时我是从民族乐派入手,让同学在网了收集了大量资料,复习

巩固歌曲《我的祖国》和作曲家的介绍,西洋乐器,还有奏鸣曲式等都进行了学习和讲解并在课堂上全部聆听了一遍。而本节课也是第三个课时,在教学环节中我围绕着交响诗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段讲解,着重讲解了引子,沃尔塔瓦河主题,乡村婚礼和最后再现部的英雄主题。实践环节,我把主题旋律

、重点段落的特点和乐曲的整体结构以及对作曲家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作为主要问题呈现出来,以此检验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的程度。这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教材分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这部交响诗创作于1874年9月。这

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捷克民族音乐

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教学重点:分段赏析为主,记住乐曲中主要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风格。教学难点:力度、节奏,音色和旋律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的中表现及情感体验教学方法:以欣赏为主,听、唱、分析讨论相结合。教

学工具:多媒体教学、音响、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A、民族乐派的定义和特征定义: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上,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特征:(1)艺术上他们主张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2

)素材上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族的压迫。(3)标志,民族性、人民性和民主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B、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

的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被誉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二、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斯美塔那的作品,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P35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交响诗的定义1、交响诗定义:它是一种有标题的单乐章的管弦乐乐曲。它的乐曲结构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结构自由发挥。

题材以文学、绘画、民间故事或者神话传说位置。文字性的交响诗称为“音诗”;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称为”交响童话”。2、沃尔塔瓦河介绍: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

河流,从南向北贯穿整个捷克国土,是波西米亚民族赖以生存的摇篮,被誉为捷克母亲河的称号。3、乐曲介绍:作曲家从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开始一路向北讲沿途所看所感就在作品中展现出来,就让我们一起沿着作曲家的创作足迹一起来聆听和感受作品的旋律之美。整个作品以奏鸣曲的形式呈现出来奏鸣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

开部和再现部。主题音乐出现之前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引子,最后结束部分我们称之为尾声。我们先从引子开始欣赏。三、分段赏析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分段讲解1、引子:A、乐曲采用了什么样的音型进行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频)上行的波动音型和下行波动音型。主奏乐器是长笛和单簧管B、引子结束时引入了什么主

题?(请同学观看视频)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也就是上节课我们学唱的歌曲《我的祖国》的旋律,我们一起再来熟悉一下这段主题旋律。请坐好,深呼吸,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2、呈示部:a沃尔塔瓦河主题请仔细聆听这段主题音乐反复

了几遍?一共三遍。整个旋律低音和高音的跨度很大,旋律的律动性很强,表现了沃尔塔瓦河的宽阔和舒展。由全体乐队演奏,弦乐组作为主奏乐器组拉奏出如歌的旋律。它是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象征着捷克这个民族如沃尔塔瓦

河一样奔腾着,带有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和激情。b林中狩猎请说出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铜管乐器组的圆号和小号3、展开部:有两个主题构成——c乡村婚礼和d月亮下仙女的舞蹈对比聆听,从音乐要素来上来说说两段主题的不同?(聆听第一段的时候,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打节奏)第一个主题旋律

轻松、欢快,采用了捷克传统的舞蹈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形式,描写了乡村民俗场面乡间婚礼。第二个主题旋律非常抒情和空灵。音色缥缈、虚幻,描写了神话传说水仙女在月光下轻歌曼舞的画面,长笛和单簧管演奏出起伏的波动音型,表现了夜幕下沃尔塔瓦河边的水仙女们

踏着银波,婆娑起舞的唯美的画面。4、再现部:a1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找不同,与呈示部的主题有没有不同?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波涛汹涌,河水继续向前奔流,也为接下来穿越圣·约翰峡谷的音乐做好准备。e峡谷激流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情绪?随着前进的过程中

,乐曲的旋律发生了改变,沃尔塔瓦河来到了圣·约翰峡谷。这里巨石林立,地势十分险峻。沃尔塔瓦河冲击着礁石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铜管乐和定音鼓的加入,音响不断增强,使音乐情绪变得更加的紧张和凶险。a2冲出险要峡谷(这段有两个主题构成)(1)聆听,我们再次听到了什么主题?沃尔塔瓦

河(2)维谢格拉德主题出现跟着谱子学唱这段主题5、尾声:f流向远方聆听,音乐在什么上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填空)对,在速度和力度上发生了改变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了变化,变的(越来越轻)(越来越慢)。它好像宁静的河水在缓缓流去,逐渐地消失在无尽

的远方。最后结尾处采用了维谢格拉德的英雄主题结束与前面第一乐章进行呼应,音乐最终回到《我的祖国》主题上,抒发了作曲家的爱国之情。四、实践题:全曲分析聆听完毕,布置了四道题,请组长前来抽取题号。一共四道题,分组做题,当场点评。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开始聆听感受到它的温柔和静谧,沃尔塔瓦河舒展和开阔,林中狩猎,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婚礼,宁静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夜晚,险要的峡谷和英雄的维谢格拉德城堡。整部作品大气磅礴,一气呵成。让我们感受到了,作曲家将民风、民俗性

旋律深刻地注入到作品中------在音乐中融入民族情感、在旋律中渗透民族精神。彰显出作曲家博大的民族之爱。也在此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学有机会也学习一下我们自己民族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做一名爱同学,爱老师,爱父

母,爱祖国的有志好少年。好,今天这节课到此结束。六、教学反思: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作品的学习和实践,这是一首外国音乐作品,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环节,我围绕着交响诗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段讲解,着重讲解了引子,沃尔塔瓦河主题,乡村婚礼和最后再现部的英雄主题。实践环节,

我把主题旋律、重点段落的特点和乐曲的整体结构以及对作曲家的认识和作品的理解作为主要问题呈现出来,以此体验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的程度。整堂课上下来,同学们基本上了解了作品的内容,但是对音乐要表达的情感还有作品的结构理解上还有欠缺。以后要对作曲家的时代背

景和风格以及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上进行学习和讲解,提高同学理解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