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我的金色阿勒泰》教学设计1-七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doc,共(2)页,9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0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音乐课题:《天山之音》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一课教材作品:《青春舞曲》《赛乃姆》《我的金色阿勒泰》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到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些特点,喜爱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热爱多民族音乐文化,乐在其中。
学会演唱《青春舞曲》,学习新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在教师的冬不拉演示中,了解新疆特色乐器冬不拉的音色和外形。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感受“冬不拉弹唱”这一音乐艺术形式。欣赏《赛乃姆》,了解“木卡姆音乐”。感受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重难点:学唱《青春舞曲》
。感受三首作品的节奏律动感。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示范法视唱法教学过程:课堂环节师生活动导入情境引导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明确学习内容,看关于新疆的文化宣传视频片段。回顾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蒙古族民歌。结合图片,渲
染有关新疆的音乐文化氛围。新课学习学唱《青春舞曲》1.走近维吾尔族,聆听《青春舞曲》,哪一遍的节奏更像来自新疆的节奏2.学拍节奏4/4X﹒XXXXXXXX‖3.发声练习,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拍节奏4.学唱《青春舞曲》简谱,“旋律找相同”5.简要提示《青春舞曲》歌词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6.大家跟音乐齐唱《青春舞曲》7.学习舞蹈律动动作,拍掌—拍肩(每小节二次)拍掌—转腕(每小节二次)8.跟不含原声的伴奏齐唱《青春舞曲》,做相关动作欣赏赛乃姆1.学唱《赛乃姆》(片段)简谱2.欣赏《赛乃姆》,注意手鼓节奏,随音乐拍出节奏欣赏《我的金色阿
勒泰》1.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结合地图)引出哈萨克族2.播放音乐《我的金色阿勒泰》第一段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其演唱形式和冬不拉音色3.师冬不拉弹唱《青春舞曲》4.学生上台尝试冬不拉弹奏,学习冬不拉弹奏中的一个节奏2/4XXXXXXXlXXXXXXXlX0║5.完整欣赏《我的金色阿
勒泰》,学生根据节奏适时做弹拨动作拓展欣赏深化歌曲旋律印象根据时间,欣赏《青春舞曲》新民乐表演视频,注意其中的乐器,根据旋律适当唱出《青春舞曲》,教师寄语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几易其稿,多次反思。因为《天山之音》,学习新疆的音乐,就要让学生感受到新疆音乐的特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
的、民族文化很丰富的地方。音乐方面,其乐器种类、调式音阶、音律、节奏、音乐形式等都是很有特色的。能够抓住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我觉得以典型节奏作为切入点较为有效,也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所以在《青春舞曲》和《我的金色阿勒
泰》中,分别学习了两种不同的节奏,一个属于手鼓节奏,一个是冬不拉弹唱中出现的节奏。以节奏作为课堂的一条线索。以新疆多民族人口分布地图,作为连接课堂的第二条线索和选取本节课(《天山之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依据。布局一节课,要注意课堂的结
构,要详略得当,主题鲜明,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备课的过程,如同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素材上要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取舍。上课的过程,是“二度创作”与“三度创作”同步进行的。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状态,适时适度去调整。这节课受到市音乐学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和帮助,给出过很多具体的意见和方向上的指导,受益匪浅。同时应当感谢我校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促使我不断学习,追求进步。但是具体到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从教学
基本功上说,通过录像,我发觉自己讲话和唱歌的声音位置过于靠后,要注意声乐上的练习。课堂的条理性和课堂气氛的掌握还需加强一些。在教姿教态上,还需调整,注意舞蹈形体的训练。平常心做平常事,优质完成日常教学是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