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配乐朗诵 长大后我成了你》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人教版】.doc,共(4)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9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单元放飞梦想配乐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配乐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有感情地演唱《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配乐诗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赞颂人民教师无
私奉献的情怀。(2)通过演唱《感恩的你》,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配乐朗诵。(2)根据老师选配的音乐,自主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注意语言、语调及情感渗透。3.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能够选择恰当的音乐,有感情地配
乐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有感情地演唱《感恩的心》教学重点、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及朗诵技巧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由刘和刚演唱的《老师》、谭晶演唱的《山乡小渡船》及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出
朗诵这种艺术形式。二、配乐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谈谈怎样进行配乐朗诵。(1)熟悉作品要在掌握朗读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理解和熟悉文学作品,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作品风格,最主要的是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色形
和作品的基本情调,然后才能运用熟练的朗读技巧,协调好声音、停顿、连接、语气、节奏之间的关系。(2)选择音乐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配乐的目的是:通过音乐的映衬,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更完美,更能表达情感,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基调、节奏
决定我们选择怎样的音乐。因此,选择音乐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音乐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感情要一致。②音乐的节奏与朗诵文章的节奏要协调。③音乐的力度要和文章所表现的情感、情绪协调一致。④音乐的速度要和文章的感情表达合拍。激动、愤怒、欢乐、活泼、反抗的情绪,朗诵的速度和音
乐的速度都较快。颂赞、悲伤、深沉的情绪,朗诵的速度和音乐都较慢。欢快的文章选择欢快的音乐,讽刺、幽默的文章选择诙谐的音乐,富有哲理议论性的文章选择哲理性音乐。由于音乐只作为背景出现,曲子不可过多,音量不可过大,配乐朗诵的音乐和朗诵听起来一定
要和谐。(3)配乐方法音乐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由音乐家为所朗诵的作品创作乐曲配乐。一是选择现成的音乐进行艺术处理后配乐。音乐背景的安排有以下两个方面:a.给整篇文章配乐。b.给文章的个别句段配乐。在配乐朗诵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音乐要随文章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朗读者的仰扬顿挫,情绪变化是最主要的,
如果音乐时间过长,可采取渐弱的方式结束音乐。②要分清主次关系,配乐朗诵时,文章是主体,音乐是背景,这个关系一定要清楚,朗读的声音要大,音乐的声音要小。③注意两者的协调。2.配乐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①分析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②选配音乐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朗诵配乐
的音乐。③教师朗诵。④学生自由朗诵。⑤学生采用不同形式朗诵。三、齐唱《感恩的心》三年最美好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肯定想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最后,以一首《感恩的心》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梦想起飞吧!益师艺术
实验学校薛毅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