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牧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共(1)页,6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3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牧歌》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牧歌》及相关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北部边疆草原的人文风情和音乐风格,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从而热爱自然,亲近自然。2、通过歌唱和欣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及情绪的特点,能通过歌声与形体动作,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感受。3、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有感情的歌唱《牧歌》。教学重点:1、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特点。2、从音乐的角度领会蒙古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歌曲音乐节奏和音准的准确把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维吾尔族民歌,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蒙古族民歌《牧歌》。二、新课教学了解蒙古民歌分长调短调。三、通过歌词了解草原师:说到蒙古草原,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们想到的事物?(通过对草原的描述以及草原民歌引出歌名)让学生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
并出示幻灯片介绍长调民歌,介绍《牧歌》。四、音乐欣赏播放《牧歌》视频,学生用心聆听,找出蒙古族元素,说出《牧歌》节奏旋律歌词的特点,并且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五、聆听《嘎达梅林》,说出节奏旋律等特点,并且与《牧歌》对比
,总结长调与短调的特点。六、歌曲教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感,初步学唱)指出歌曲的难点(气息)并找出解决办法七、拓展欣赏一段蒙古呼麦八、小结本课大家一起了解了我国美丽的大草原,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着重欣赏了《牧歌》,感受了蒙古族民歌的魅力。九、布置作业课后学唱《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