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共(2)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3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任课年级:八年级任课教师:课题:《小提琴协奏曲》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
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
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
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和了解协奏曲定义!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
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教学时数:一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导入提问:播放《化蝶》1、这是一首什么乐曲?2、哪位同学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新授乐曲创作背景(P
PT)协奏曲(PPT)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用音乐来表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引子:乐曲开始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叫般的华彩旋律,展示了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画面。呈示部主部主题:1、小提琴奏出诗意的爱情主题。2、大提琴奏出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3、乐队
全奏主题充分展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副部主题:1、这部分音乐以轻快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描绘出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2、表现了英台有口难言、欲语又止的愁情,描绘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恋恋不舍的画面。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1、突然音调较为低沉阴暗,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慌不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把我们带入这场悲剧的斗争中,山伯得知英台被迫要嫁给马文才。2.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
力凶暴残酷的主题,也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音乐达到第一个斗争的的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3、乐队全奏表达封建势力的强大,英台无力反抗4、这段是楼台相会,山伯在英台丫鬟的帮助下得以相见,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话时分时合,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互倾
诉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白:楼台会之后,山伯回到家中思念成疾,不久就病死了。不久后,英台出嫁马家,途径山伯墓地凭吊。)5、哭灵投坟: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均分节奏激昂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山伯坟
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她呼天唤地悲痛欲绝,泣不成声。6、这是英台以生命向苍天作了最后的控诉。纵身投入坟中(这时乐曲达到了最高潮)再现部:1、接下来气氛很安静,把人带入仙境般迷人的意境中,仿佛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一对彩
蝶,在万花丛中比翼双飞,翩翩起舞。2、好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反抗精神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他们在人间不能在一起,但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在天上比翼双飞。尾声: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中结束,令人深思,令人遐想。总结:造成梁祝的爱情
悲剧是什么?封建礼教梁祝的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和深思呢?•反对封建礼教,敢于与封建思想作斗争!•提倡婚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庆幸我们能生活在自由,平等的社会,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