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4.852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x,共(2)页,14.85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8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曲目《三家店》,该剧讲述了秦琼被权奸所害,押解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岗寨上中

英雄及押解官罗周等前来搭救的故事。这个唱段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唱段采用西皮流水办事,是表述性内容的西皮流水。第一乐句“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是从板上起唱的,第二乐句“尊一声过往宾朋”和下面的几个

乐句都是在小过门后过板起唱,直到“娘生儿连心肉”这个乐句,又转为在板上开唱。这个唱段适合独唱与合唱。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积极体验京剧唱腔,感受老生行当的特点。主动学习、乐于探究老生行当的演唱,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愿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唱、听辨、聆

听、口传心授等教学手段,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2)进一步掌握通过口传心授来学习京剧唱腔的方法。3.知识与技能能够跟随范唱录音演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难点:尖

团字、上口字的发音和老生唱腔的味道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播放《中国京剧真叫棒》,完成课件中的连线题,复习京剧相关知识设计意图:从视听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京剧的伟大,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伴奏乐器,表现手法等。2.

体验与交流: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1)从课件上秦琼剧照,了解到这是老生的唱段(2)作品介绍学生朗读课件上作品介绍(3)聆听范唱录音,感受京剧的韵味,找出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4)师一句一句演唱,请学生找出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学习读这些字,老师再教唱一遍,让学生感

受这些字(5)分三部分学习唱段的演唱,注意老生的唱腔,关注字的读音和气口(6)师用古筝弹旋律,学生跟着筝声和老师一起完整演唱设计意图:京剧的读音和唱腔是平时接触不到的,每一句都必须仔细的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口传心授的重要性。3.反馈学生打着拍子演唱京剧

《儿行千里母担忧》设计意图:这个唱段比较长,能学唱下来就不容易了,为了降低难道,让学生打着拍子演唱,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学生速度达不到,可以放慢速度演唱,让学生更容易得到成就感。等到第二节课熟练掌握尖团字、上口字以及唱腔以后再跟伴奏。4.课后实践请学生观看王佩瑜用

京剧念白朗读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后模仿她的朗读和身段动作。设计意图:给课后布置作业,希望把京剧的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慢慢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