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渴望春天》教学设计1-七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x,共(2)页,147.00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6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一、课题:《渴望春天》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三、学情:七年级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能力。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能够用亲切的
、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2、结合老师讲解聆听音乐示例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3、在反复吟唱歌曲《渴望春天》的过程中加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
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情感,并能够准确的进行歌曲演唱。难点:掌握6/8拍的节奏特点。七、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她不仅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在于她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诗句?(生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天,开始本节课的音乐旅程吧!(二)新课环节1、阅读歌词
,分析主题师:首先,请大家阅读一遍歌词,想一想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对春天的渴望,一种欢快、迫切的心情。)2、对比分析,解决难点师:我们来试着给这段歌词配上旋律,我给大家两段音乐,大家听听哪个更适合它,并说明理由。——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
》(6/8)片段。(生答、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教师总结:音乐之所以会给我们活泼、欢快、愉悦的感受,主要是由音乐的节拍决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泼、欢快的特点,引申讲解6
/8拍涵义及强弱关系。附:①涵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②强弱关系:强、弱、弱、次强、弱、弱。3、活动:①伸出双手;②左手掌心向上;③强拍:右手掌心打开与左手击掌;④弱拍:右手握拳轻击左掌4、跟唱歌曲全体同学一边打节奏一边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5、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拓
宽视野师:歌曲我们是会唱了,那么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呢?展示莫扎特画像,并请大家齐读作者介绍。问:大家想象一下莫扎特在写这首歌曲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学生答)教师补充:莫扎特写这首歌曲的时候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是从《渴望春天》这个作品中我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那种濒临绝境的伤感和绝望,就像
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这首歌反而处处洋溢着一种轻松欢快、热切期盼的情绪,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莫扎特坚定的意志、刚毅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