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小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鲁教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111 M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唱歌 小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唱歌 小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鲁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唱歌 小草》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鲁教版】.doc,共(5)页,2.11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4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草一、目标确定(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课标解读:前句正式强调了教学过程中除了必需要有的教师传授,应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除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特点与优势外,更应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后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

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救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二)教材分析《小草》是一首独唱歌曲,20世纪80年代初由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创作,是歌剧

《芳草心》的插曲,歌曲是e小调,2/4拍,两段体结构,前一段抒情,后一段歌颂,以流畅的气息和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小草的热爱与歌颂,通过小草质朴无华的形象,刻画了普通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歌曲旋律词曲结合自然紧密,歌词声调与调基本一致,演唱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里,

尽量启发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感受音乐情绪,分析作品,理解音乐内涵,并用自然、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这首歌曲。(三)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量:《小草》这首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其中相关的乐理知识初三的学生在初一二的音乐课上已经大部分接触过

了,所以就这一方面来说初三的学生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识读乐谱来学习这首歌。能力与方法方面:初三学生的人生阅历已经可以理解《小草》这首歌曲的内涵,如果唱谱方面遇到难点,可以通过他们拿手的竖笛演奏来解决掉。同时,在课堂上还有教师的引导与帮

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体验、学习、表现这首歌,是可以的。(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学习演唱《小草》,能说出一些自己对中国新歌剧音乐的好的感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己对严肃音乐的看法,进而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地爱上传统艺术。2.过程与方法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乐观、积极地与同学、教师合作,并能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3.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用连贯、放松的方式自信地演唱歌曲。(2)学生能够用连贯、放松的方式自信地竖笛

演奏歌曲。(3)学生能够针对性说出对歌曲速度、节拍、演唱形式等音乐元素体验与感受。(4)学生能够与教师和钢琴进行适当和声演唱(奏)。(五)重难点用恰当的音色和情感,自然而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准确掌握和声伴唱的方法,注重声音的和谐统一。(六)教学方法设计课标提出的“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

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大多数老师都理解为要让学生多听别人的演唱,多欣赏原版的音乐,进而提升音乐体验,激发音乐兴趣,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针对有了一定音乐知识积累和音乐学习、表现能力的初三及初四学生,我认为对于某些类似《小草》这样子简单的歌曲

,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把传统的教学程序反过来,真正把学习这一任务交还给学生自己,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体验和学习、表现歌曲,变学生欣赏体验别人的音乐为欣赏体验自己的音乐,这样子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成就感会更好。比如本节

课,我的做法是:(1)提出项目——自主演唱并表现《小草》。(2)项目目标——学会、唱(奏)好。(3)项目实施——看(看歌谱,了解歌曲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奏(竖笛演奏并体验旋律的感觉。)唱(唱歌谱强化音乐体验,进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演(演唱和演奏歌曲,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创新完

整地展示出来。)(4)项目评价——见下条。【注:因为学生为初次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二、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二、评价量规情感·态度·价值观——1、5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己对严

肃音乐的看法,认为严肃音乐听起来并不比通俗音乐差,并且有想法体验更多的民族音乐。2、7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深层次内涵做出适当的理解与回应。过程与方法——3、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主动、乐观、积极地与同学、教师合作,

并能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知识与技能——4、80%以上的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辨识、记录、分析歌曲的各音乐要素及其作用。5、80%以上的学生应该能够能独唱、独奏歌曲或者节奏片段,注意力度变

化和情感表达。三、教学过程设计初识小草师:本节课,我们的任务是看奏唱演四步法来自学歌曲《小草》。【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第一步,看:看歌谱,看懂节拍、节奏、歌词、段落、情绪„„三分钟。师:歌曲的节拍是?节奏有什么特点?(切分指导)分几段?每段的立意?生:回答。师:《

小草》这首歌演唱时的换气方法比较简单,都是一句一换,第一部分每一个八分休止符和第二部分每一句最后的二分音符都是换气的点,都可以稍微快速的换一次气,除了第三行:这里在低音的6和5之间也有一个八分休止符,但是,因为这两个音符上方是有圆滑线连着的,这里我们应该唱出声断气不断的感觉,所以,

这里不应该换气。(示范练习)第二步,奏:练习竖笛吹奏《小草》,师个别指导评价。(可自由组合练习,五分钟。)展示评价;(由课堂即时生成)第三步,唱:视唱歌谱练习《小草》,师个别指导评价。(可自由组合练习,划拍,五分钟)展示评价;(由课堂即时生成)第四步,演:演唱歌词练习《小草》,师

个别指导评价。(可自由组合练习,五分钟。)师:如果要你来演唱这首小草,你认为怎么演唱比较合适?生:力度——轻盈,速度——中速,音色——柔和;感情——深情。钢琴伴奏,练习演唱《小草》,注意口腔打开,气声演唱,呼吸与真假声结合演唱。展示评价;(由课堂即时生成)【设计意图:通过看奏唱

演四个过程,使学生迅速自学歌曲,同时对演唱(奏)要求逐步提高,进一步歌曲体验。】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原版的演唱。(欣赏电影《芳草心》片断)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电影《芳草心》的一个片断,工程师于刚在一次试验中眼睛受伤,近乎失

明,在医院治疗的漫长时间里,他的朋友们朝夕陪伴,帮助他最终走出困境。这个片断是于刚的朋友们陪他在医院的草坪上唱歌,人们把自己比喻成小草,平凡而坚强,默默奉献,以此鼓励于刚振作起来,重见光明。师:她跟我们刚才讨论的唱法有什么区别?生:略。

【设计意图:用温馨柔和的语言配合满怀深情的歌曲,来触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爱的激情,同时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唱歌曲的愿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熟悉小草师:《小草》这首歌曲是2/4

拍子,你能不能尝试把这首歌曲第二部分改写成3/4拍子来唱一下,试试是什么感觉呢?师生总结:2/4拍子相对来说更容易表现抒情歌曲,而三拍子具有明显的圆舞曲性质,动感,摇曳,《小草》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绪,用三拍子根本不适合。【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改编歌曲,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交流平台,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进一步深化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理解小草师:近几年在音乐届很流行一种演唱方式,歌曲主唱在演唱时,有一人或多人在同时演唱副旋律,给主唱伴唱,进一步衬托歌曲的主旋律,这叫做和声。实际上,和声演唱也是合唱的一种。下面,我们给《小草》的

演唱加一点佐料,加一点和声,让歌曲更美,让我们的演唱更有意境。(第一遍:第一部分女独,第二部分齐唱。第二遍:齐唱与和声“啊”。)【设计意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和感受演唱与和声的魅力。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声部,使学生快乐的参与合唱。】课堂小

结小草,质朴无华,意志顽强,生生不息,默默奉献。《小草》这首歌看起来唱的是《小草》,实际上,她更是在歌颂我们每一个工作、学习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如你,如我,如他,在我们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如果你心中时常能受到一丝丝的感

动,那么,祝贺你,这节课,你已经收获满满。【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发引导,挖掘学生内心的善意,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理解“小草”的真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