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走进流行音乐—夜莺(轻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2)页,10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3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走进流行音乐—夜莺(轻音乐)课型:欣赏课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教者:(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以欣赏流行音乐作品为主线,突出“主体”和“综合”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从
学生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学生参与表演、相互讨论、多媒体的运用等)让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体验到实践和创造带来的成就感。(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夜莺》认识和了解轻音乐,感受轻音乐的独特魅力,体验不同乐器与音乐风格间的联系。2.演唱《青花瓷》,通过聆听、演唱、赏析等方法促进学
生对流行音乐的体验与感受。3.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我国古典音乐与现代电声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喜欢学习电声音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围绕着欣赏《夜莺》来初步认识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而难点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组织和把握好音
乐欣赏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示范法、聆听法、视唱法、讨论法等。(五)教材分析:乐曲《夜莺》是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雅尼专门为中国人作的,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元素的现代电声
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运用竹笛模拟夜莺的声音。作品《夜莺》为G调,中速,4/4拍子。调式带有中国五声音调色彩。乐曲开始有一个引子,引子之后乐包含两个乐段,这两个乐段都是由两个主题多次变奏而成的。(六)教具使用:多媒
体电脑、钢琴、竖笛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及意图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雅尼2015北京音乐会视频片段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二、聆听导入多媒体屏幕播放歌曲《青花瓷》,讲解提
问导入学生聆听和演唱歌曲,跟唱曲谱,分析歌曲特点。了解认识五声调式特点。三、新课教学课件出示课题:《夜莺》1.作品体裁、乐曲曲式分析及作者简介2.逐段欣赏乐曲3.熟记音乐主题(第一乐段)4.音乐游戏(猜乐器)5.介绍相关知识(1)电声乐队:是指由电子乐
器为主组成的乐队(了解四大件乐器)。(2)电子音乐:是指运用电子方法产生和修饰的音乐。如计算机音乐(电脑音乐)为典型的电子音乐。1.讨论、分析乐曲结构。2.聆听分辨乐器音色。3.模唱音乐主题。4.模仿乐器演奏姿势—猜乐器(游戏)。5.感受架子鼓
、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等乐器音色魅力。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辨别乐器音色,体验不同乐器与音乐风格间的联系。了解熟悉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2四、拓展延伸欣赏流行音乐《菊花台》1.聆听吉他、合成器、古筝、葫芦丝等中西乐器音色。2.葫芦丝表演(展示)感受西方音乐与民族音
乐不同的特点。五、探究思考大屏幕出示探究思考题:1.我国的五声调式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2.电声乐队中的主要乐器都有哪些?3.说说乐曲引子中用了一件中国乐器是什么?它模拟了什么叫声?4.完成连线笛子婉转、飞扬小提琴低沉、肃穆大提琴雄浑、壮丽钢琴和悠扬、清越电声乐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巩固新课知识六、课堂小结略七、板书设计夜莺(轻音乐)(一)五声调式(二)电声乐队与电子音乐八、教学反思本课是我依据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节欣赏课。在教学中,学生先后聆听和演唱了歌曲《青花瓷》,并讨论分析歌曲的风格,了
解我国五声调式音调特点。欣赏《夜莺》,认识和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感受我国古典音乐与现代电声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得到了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兴趣,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坚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教学过程拓
展延伸环节里,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菊花台》,作为教学补充内容欣赏,发挥了学生乐器才艺。为巩固新课出示探究思考题,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