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花瓷》教案-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2)页,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3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花瓷》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流行歌曲是当今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正面临着以信息为中心的电子革命时代,网络、视频、音频对学生的冲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漠视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必须让他们具有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丑的给予鞭鞑,美的积极吸收。具有
“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风不是充斥着单纯的时尚成分,它是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融入现代流行音乐,运用民族五声调式,采用古文化进行创作,传民统的民族乐器和现代电子乐声进行演绎,这种清新悦耳的歌曲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往都是过度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忽略身边相呼应的流行音乐,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这节课我采取迎合学生喜欢歌曲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具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喜爱之情。教学内容:1
.聆听歌曲《菊花台》,了解戏曲融入的形式,感受、体验流行歌曲中融入不同戏曲的韵味。2.学习歌曲《青花瓷》及相关的舞蹈动作,感受、体验歌曲中加入民族乐器给歌曲带来的意境。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并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歌曲中运用的两种情况。2.能够积极地参与
音乐活动,通过学习和表演歌曲《青花瓷》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3.探究流行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提高流行歌曲的欣赏水平,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感受流行音乐中戏曲、民族乐器的融入。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程序:一、导入课题1.提问:同学们喜欢流行歌曲吗?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兴趣)。2.聆听《菊花台》片段。歌曲《菊花台》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歌曲,歌曲加入了民族乐器古筝等的
伴奏。3.引出课题:戏曲,民族乐器都是我国的民族音乐元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和感受戏曲、民族乐器融入流行歌曲的这种特别的韵味。并学习歌曲《青花瓷》二、新课教学1.多媒体歌曲《青花瓷》,要求学生对照歌词,结合歌词谈谈对歌曲的感受。2.师生
探讨并得出结论:歌曲的旋律简洁优美,配上清素淡雅的歌词,让人感觉这首歌曲非常具有古典民族的韵味,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介绍民族调式。(旋律具有古典韵味的原因)3.聆听歌曲《青花瓷》原版音乐。思考问题:歌曲中加入了民族乐器的伴奏之后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给流行歌曲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4.师生探讨并得出结论:歌曲开篇就是清新悠扬的古筝,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意境,与此呼应的是音乐最后的余音设计,巧妙的应用了檀板的敲打,既是中国特色的配乐方式,更让听的人感到真正的余音缭绕,回味无尽。在配器上辅以
笛子、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整个曲调充满民族风。民族乐器的加入更增添的歌曲的意境,寓情于景,情景结合,使人仿佛走进了歌曲所绘的意境中,流连忘返。5.歌曲教唱:学生看谱划拍(四四拍)跟钢琴演唱一遍,注意弱起小节和强弱。6.体验活动。
学习《青花瓷》扇子舞,男同学的动作要点刚劲有力,女同学动作要点柔美婉约。最后全班在弹、唱、演中达到本课高潮。(要求学生带感情演唱,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四、知识延伸1.欣赏《新贵妃醉酒》。《新贵妃醉酒》是李玉刚男扮女装反串演唱的带有流行歌曲色彩的戏曲,它运用了民族乐器的伴奏,更增添
了歌曲悠远的意境。他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曲《贵妃醉酒》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百姓面前,深受百姓的喜爱,他在悉尼、日本等国家的演出也得到了圆满的成功使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要想我们的音乐走向世界必须要有自
己的特色。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多关注我们中国自己的音乐特色,学习民族文化,陶冶民族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