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家乡》教案 (3)-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3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家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家乡》选自辽海出版社八年级下第五单元《雪域风情》。这是以介绍藏族音乐为主线的单元,韩红词曲,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节奏严谨,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
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对故乡深挚的感情。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婉转,颇具抒情色彩。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
察体验藏族音乐的突出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
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四、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五、学情分析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中学生来说,人生阅历有限,没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经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结合以思乡为主题
的朗诵形式,可以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通过学唱《家乡》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学跳藏族舞蹈的基本步进一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美,并能创作美。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西藏音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带学生朗诵《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导入了新课。然后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
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设计意图: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视频资料的演示增加学生直观印象。)(二)学唱歌曲——进一步加深对西藏音乐的认识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从以下音乐要素方面感受这首歌曲《家乡
》。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感受音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认识。)2.难点解决(1)同音临时记号:教师用对比的方法。学生活动:用斜线标拍的方法视唱第一条难点。(2)临时记号:教师用对比的方法
让学生区分1和升1。学生活动:学生听琴声,感受第二条难点之后,随琴轻声视唱听唱学习。(3)衬词部分:教师先播放衬词部分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衬词所描绘的情景,之后学唱。(设计意图:对比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听唱法的采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唱歌曲播放《家乡》MTV,学生跟随歌曲《家乡》学唱。随伴奏音乐按力度变化演唱歌曲高潮部分,层层递进,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印象。(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
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4.情感处理讲解曲式结构,根据乐段进行歌曲情感处理。学生讨论并练习。从歌手演唱力度入手,让学生体会蒙古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小组展示给学生时间小组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深
入其中,参与并巡回指导,最后师生在舞台环节中展现自我,在团结合作中,培养自信,完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内容。请同学表演,各小组表演后并互评价。(设计意图:表演及评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拓展延伸观看图片,了解介绍韩红,然后观看《天亮了》视频。讲讲背后的故事。父母当时是出于一种本能也
好,还是对孩子的挚爱也好,总之是一个壮举,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最伟大,最高尚的。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四)小结下课。七、板书设计《家乡》韩红词曲优美抒情、中速八、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老师在学生活动中随堂评价,
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