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华夏名著》教案-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x,共(3)页,12.8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3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华夏名著》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老师指导下,初步了解四大名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2)、学会阅读四大名著,课内外结合,读完四大名著。(3)、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断。2、能力目标
:(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环境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2)、认识四大名著的作品现实意义。3、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四大名著的精彩故事情节,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2)、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鲁达、武
松、李逵、孙悟空、猪八戒、曹操、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等),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简介四大名著1、四大名著的完成顺序①教师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
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引用其中“几度夕阳红”改成“山水夕阳红”来巧记四大名著的完成顺序:“山”是“三”的谐音,“水”-《水浒传》,指《三国演义》,“夕”是“西”的同音,指《西
游记》,“红”当然就是《红楼梦》了。②再明确四大名著的具体完成时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水浒传》——元末明初《西游记》——明朝《红楼梦》——清朝③介绍文学史上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激发
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明确: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
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它们记
载了中华文明的历程,是经过历史经验的思想精华,是民族核心内涵,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2、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水浒传》——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