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茉莉花》教案 (7)-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共(12)页,5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2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综合实践活动课《茉莉花》教学设计活动研究思路: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跻身于世界音乐之林,她是我们中华各民族的艺术结晶。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多次出现民族音乐的教学,包含有民族乐器、民歌民调等。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中华民族民间乐器以及民族音乐都很感兴趣,特别是
民歌,学生很喜欢听,也很喜欢唱,但仅仅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学生全面的了解中国各地的民歌的。所以我想通过让学生自己对中国的“民歌”进行调查、了解、体验,来加深他们对中国民歌全面的认识。设计以《茉莉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这首众所周知的歌曲为切入点,让学生收集不同地区、不同
风格、不同特点的《茉莉花》,然后进行展示,采用视觉与听觉并举,唱、奏、舞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茉莉花作品进行再创作。让学生在视、听、动的联合感悟中体验民族民间音乐的“艺韵”美,了解语言、旋律、色彩、音色等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热爱
自己民族的民间艺术,热爱和尊重民族不同的文化艺术。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民歌全面深入的了解,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学生学习音乐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调查、研
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群体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2、通过唱、舞、奏多种艺术表现的互动活动,提高艺术通感,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与收集确定活动对象,布置任务,准备与《茉莉花》作品有关的各种资料,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1、教师准备:江苏、河北
、东北等地流传的民歌——《茉莉花》的音像资料和乐谱,用不同风格和形式演绎的有关茉莉花的音乐作品,如歌剧《图兰朵》片段、用流行风格演奏(吉它),或用舞蹈表演的《茉莉花》作品。2、学生准备:配合教师收集以上作品,同
时通过了解与民歌《茉莉花》有关地区的风土人情、习俗和方言。第二阶段:感受与探究根据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歌曲《茉莉花》,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感受、表现与讨论。学生欣赏各地区民歌《茉莉花》,并以此为展示平台,通过模仿节奏、演唱
旋律、欣赏等方法,对各地区不同的《茉莉花》产生一定的了解。第三阶段:探索与创编学生以艺术创作小组的形式分组进行创编与表演活动。以“茉莉花”为题材,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用各种乐器演奏同一作品;听不同唱法的“茉莉花”的音乐,创编不同舞蹈语汇的
“茉莉花”舞蹈;创编“茉莉花”的新歌词,并用其他表现手法来演出。3第四阶段:提升与扩展1、欣赏用《茉莉花》的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欣赏歌剧《图兰多》选段与各种版本的舞蹈作品《茉莉花》。2、展开民歌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此次竞赛,使学生对我
国的民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第五阶段:评价与小结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对开展的以《茉莉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创编活动进行综合评议。学生将自己在欣赏、表演与创编《茉莉花》时的感想写下来。成果展示:视频:共同观看《中国八分钟》片段。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是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
的闭幕式上一群中国姑娘她们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而进行的一段表演,而她们所表演的曲目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首民歌《茉莉花》。数千年来,浩若繁星的我国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香飘四海,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这首歌曲根据《鲜花调》改编而成,它以细腻、朴实的语言,配以婉转、流畅的旋律,为我们所熟悉、传唱。并且,近年来,这首原本很普通的一首民歌却成为了我们国家与其它国家联通友好情谊的桥梁,它频频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出
现,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国际性的大舞台上都进行过表演。4本次的实践活动课我们就围绕着《茉莉花》这首民歌展开,通过对这首民歌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知识,也增长了我们同学调查分析研究的能力,现就将本次活动课的成果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好,下面,我们就
请出本次活动展示课的两位主持人,有请!主1: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现实主义的巨著《诗经》,到浪漫主义的伟大诗篇《楚辞》开始,走过了漫漫长路。到现在,我们都还能经常听到那还在传唱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主2:是的,不论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深情的《半个月亮爬上来》,还是有着蓝蓝的天,圆圆的月,静静的城的《康定情歌》,还有那高亢凄凉的陕北信天游,以及柔美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都让我们如痴如醉,浮想联翩。主1: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也有会唱民歌的,谁来为
大家唱两句?(踊跃的)学生1:陕北民歌《二月里来》学生2:山东《沂蒙山小调》学生3:河南《编花篮》主2:好了,同学们唱的真的是太好了,看来,我们班同学会唱的民歌还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这段视频里出现了哪首民歌。(播放歌剧《图兰朵》茉莉花片段)主1
: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一个片段,刚才有没有同学在这里听到我们熟悉的旋律。学生:(一起说)有。是民歌《茉莉花》5主2:是的,《图兰朵》这部歌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具有浓郁的中国风
情。它在1926年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主1:我们这次活动课便以《茉莉花》这首歌曲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我们知道《茉莉花》是江苏的民歌,但是在东北、河北、山西
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下面就请我们的调查小组就他们的调查到前面发言。江苏小组:我们小组接到的任务是调查来自江苏的民歌《茉莉花》,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请教老师等途径对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了调查。《茉
莉花》是江苏民歌,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江苏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发源地却颇具争论。现在的主流观点是《茉莉花》起源于扬州。现在,我们了解了一下江苏民歌的特点。江苏隶属江南地区,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这就
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豪爽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苏的《茉莉花》,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它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江苏民歌《茉莉花》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视频)6谁能说一说听完这首歌曲的感受?学生回答:这首《茉莉花》真是好听,旋律婉转流畅,具有韵律美,我听着听着,眼前仿佛出现了茉莉花开放的情景,这首《茉莉花》真不愧是江苏民歌的典型代表!学生回答:我觉得这首歌
衔接紧密,结构压缩,旋律轻盈,给人淳朴活泼的感觉。在调查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江苏地区除了这首《茉莉花》之外,还有一首和这首旋律相似的《茉莉花》,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一首的来历,经过我们认真地查
找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等,知道了原来这一首是根据上一首的旋律改编而成的,虽然改动不大,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这首也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地由宋祖英等多位歌唱家演唱的《茉莉花》,也是刚才我们观看视频中歌剧《图兰朵》中的那一段。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维也纳金色大厅宋祖英演唱《茉莉花》(视
频)欣赏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学到了江苏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学到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原来是有两种唱法的。我觉得原版的在节奏上比较紧密,速度也有些快,而且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而改编之后的那一版节奏就有些宽松,速度也不那么
快,风格也比较平缓柔和。主持2:是的,看来,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请下一小组发言,看看他们调查到了些什么。河北小组:(2人)其1:唱《小白菜》7其2:哎,你这怎么一上来就唱“小白菜”呀,其1:对呀,因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河北民歌,你还知道哪首河北民歌呀,给大家唱一首吧。其2
:好呀。唱《小放牛》。其1:嗯,我知道,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其2:对呀。通过这次活动调查,我知道了河北民歌的特点,其实在河北民歌中小调是流传最广,占有主要地位的。它的内容深广,接触到了生活的各个侧面,表现手法也是千姿百态,曲调风格十分丰富。
其1:河北的抒情小调旋律流畅;叙事小调质朴简练;节日小调明快活泼;诙谐小调活泼爽朗;还有歌舞小调等等。其2:嗯,其实河北地区的民歌源远流长,它吸取了许多珍贵的资源。而河北民歌《茉莉花》音域比江苏民歌《茉莉花
》宽广,旋律起伏较大,明亮、具有北方小调的特点。其1:我们快来欣赏一下吧。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其1: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样感受,你更喜欢江苏的还是河北的呢?学生回答:我喜欢河北的,因为它的节奏既从容舒展又轻盈跳动,表现了赏花人对纯
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之情。学生回答:我更喜欢河北的《茉莉花》。因为与江苏的《茉莉花》8相比,河北的《茉莉花》更具有叙述性,注重塑造人物形象,而且结尾处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很有意味。主1:看,同样的一首《茉莉花》,只因地
区不同,风格的差别就有这么大,真的是太有意思了。主2:是呀,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我们国家各地区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它们犹如绚丽的百花遍地盛开,美不胜收。主1:咦,那边好热闹呀,我们快去看看吧。主2:好!东北小组二人:表演东北秧歌舞蹈东北小组组长:我们都是地
地道道的东北人儿,在我们东北舞蹈中秧歌是最有特点的,东北的秧歌就像我们东北人一样泼辣、风趣、热情、爽朗。东北秧歌的音乐也是节奏鲜明、富有棱角。而在我们东北,也流传着《茉莉花》这首民歌。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欣赏东
北民歌〈茉莉花〉(视频)主1:哎呀,听来听去,我还是觉得我们家乡的这一版最好听。主2:嗯,我觉得也是,既爽朗明快,又朗朗上口,节奏也鲜明有力,真是好听。主1:三个地区的茉莉花都欣赏完了,其实在我国有四十多个地区版本的《茉莉花》,因为
时间有限,我们只是针对性地调查了这三个地区的,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再去调查一下其它地区的《茉莉花》,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的。9主2:听了三个小组的调查报告,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地区《茉莉花》都有什
么特点吧。谁来说一说。三名学生回答。(东北)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江苏)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河北)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主1:其实我知道,我们班有好多同学原本对民歌不是
很感兴趣,但是通过这次活动课好多同学对我国的民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这首民族歌曲的喜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吉它弹唱《茉莉花》歌舞表演〈茉莉花〉主2:谢谢同学们的表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通过《茉莉花》这一首歌曲我们领略到了中国民歌的博大
精深,下面我们就来一个竞赛问答活动,考验一下同学们对我们国家的民歌到底了解多少。主1:我们就按照调查小组来分,一共三个组,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题不得分,以抢答的方式进行。请同学们做好准备。主2:我会给大家读一遍题,当听到我说“开始”时再举手抢答,否则被视为无效。民
歌知识知多少一、问答题:1、我国的民歌粗略地分,共分为几大类?分别是什么?102、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里面共收录了多少首民歌?3、“花儿”是流行在哪里的典型传统民歌?“信天游”是哪个地区的民歌?4、民歌体裁之一劳动号子起到什么作用?5、蒙古族素有什
么民族之称?蒙古族的民歌可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二、选择题:1、流行于广大城镇的民间歌曲称()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D.风俗歌2、下列民歌与其民族相匹配,正确的是()A.《掀起你的盖头来》——朝鲜族B.
《北京有个金太阳》——彝族C.《阿细跳月》——维吾尔族D.《嘎达梅林》——蒙古族3、在山间旷野之地即兴演唱的民歌体裁是()A.小调B.山歌C.号子D.风俗歌4、阿宝是我国著名青年农民歌手,他的演唱方法属于()A.民族唱法B.美声唱法C.原生态唱法D
.通俗唱法5、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为基本特征A.自由性B.即兴性C.创作性D.生动三、视听题11主持1:下面是视听题,我们会播放一段歌曲,请说出歌曲的名称及是属于哪个地区的,记住一定是要准确的说出歌曲的名称及地区。谁听出来马上举手抢答。进行视听题。主持2: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得分,看哪个小组最
后获胜。现在我宣布个小组获胜!主1:小小的一首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从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维也纳金色的大厅,中国民歌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
好的象征。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主2: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与探究,使我们班同学了解到了民族民间艺术与音乐创作的源与流、土与根、叶与果的关系。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激发我们热爱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让我国的民歌继续闪耀着它那耀眼的光辉!同学们共同演唱《爱我中华》。主持人:本次实践活动课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活动总结反思: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以音乐的形式直抒胸臆,赞扬了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锦绣江南,听着那柔美的旋律与浓郁的情调,怎
不令人心醉?以这首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其实就是由音乐切入的艺术活12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到了民族民间艺术与音乐创作的源与流、土与根、叶与果的关系。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艺术
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