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采花》《康定情歌》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x,共(2)页,19.67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1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采花》《康定情歌》教案课题《采花》《康定情歌》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采花》是根据四川南坪地区的传统小调改编的。原民歌借用一年四季每月都开什么花来传播生产,生活知识。曲调也非常有特点。《康定情歌》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一若创作于40年代,产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
习《康定情歌》,了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2.欣赏《采花》,为其助奏。3.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重点声情并茂地演唱《康定情歌》。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2.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
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康定情歌》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引出课前听过的歌曲《康定情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康定情歌》。做好铺垫,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康定情歌》1.初听歌曲。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情感
特征。3.试唱歌谱。4.学唱歌曲。5.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6.欣赏宋祖英演唱的《康定情歌》。7.深入学习歌词。8.深入学习歌曲的音乐结构,表现内容。9.请个别同学进行单独演唱。10.全体同学演唱此曲。11.
声情并茂地演唱《康定情歌》。感受音乐,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歌曲。拓展欣赏《采花》1.欣赏《采花》。2.分组为《采花》助奏。3.全体用不同的方式为歌曲助奏。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布置作业收集不同表现形式的
《康定情歌》,进行听辨,欣赏。小结下课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对学生的演唱提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