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影视音乐 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8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1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影视音乐—《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主要作品。2、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的精神。3、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与创作方法,体会在“命运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一长音符组合的使用。教学目的:1、通
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会贝多芬讲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重点: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
《命运交响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模唱主题音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难点:分析贝多芬“命运来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教法过
程:认识“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逝世,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贝多芬4岁时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音乐之圣的美誉;5岁时患
上中耳炎;8岁开始登台演出;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一生与病痛为伴,特别是在他32岁时,耳聋加剧,這对当时正步入创作成熟期的贝多芬來說,打击特别沉重.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更加暴躁、孤僻,并由绝望而企图自杀.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
浪漫曲。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
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
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
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片段1)。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片段2)。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
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片段3)。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片段4)。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片段5),但在大提琴和低
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片段6),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第四
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片段7),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小结: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但他用顽强的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他在无声的寂灭中创造音乐的辉煌
。他用自身的痛苦磨砺出熠熠生辉的音乐珍宝,贝多芬用自己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人生是要经历很多磨难的,像书中说的一样,虽然贝多芬患有耳疾,但他依然弹奏钢琴。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它,把挫折和困难,当作人生必要
经历。只有正视苦与难,才能让一切好起来。即使生命再短暂,也一定要珍惜它,去利用它。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也要让世界记住你。这首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他是作者在饱尝了人生的苦难,忍受了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
命运发出的挑战和呐喊!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你们从《命运交响曲》中受到启迪,坚定信念,勇敢地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