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2)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0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
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二、教法学法:试唱法、表演法、听赏法、讨论法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学生喜欢的四、教材分析:本课以草原上的蒙古族为主线,通过听、唱、演、思来了解蒙古族民歌以及音乐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先给学生听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蒙古草原的风貌,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中开始学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从中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我从草原来》,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让学生参与才艺展示活动,自己动手动
口动脑来展现蒙古族音乐。五、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六、教学难点:音乐材料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七、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草原的音乐、图片、民族风情。八、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配乐诗朗诵:父亲的草原我的家(二)欣赏蒙古族图片1、同学描绘一下这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
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2、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播放视频)。3.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蒙古的民歌?(请一两名同学谈谈)歌唱草原的歌曲就一定是蒙古民歌吗?还可能是哪儿的民歌?(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了解一下草原上的
生活和歌曲。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说出四大牧场的地理位置。(三)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1、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美、创造美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
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5.让学生简介课前搜集的蒙古民族风俗(课件展示图片或录像),然后教师补充。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
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四)学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教师或磁带范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表演上有何不同?(在学生对蒙古草原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感受歌曲
的清新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4.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在学唱歌曲时,尽管淡化识谱学习,以降低学习对乐谱的畏惧感,这样学生就摆脱了牵的绳索,教师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
间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评述本歌的情绪、线条,并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5、教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意境。6、以多种形式练习歌曲。(可分男女声部,可配合肢体动作)(五)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简历蒙古族女中音歌唱
家(六)知识拓展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
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