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草原风情——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9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9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位课题:草原风情年级:七年级下学期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音乐的独特风貌,从而加深对草原上蒙古族的了解,使学生感知草原音乐的风格和情感。2、通过《牧歌》的赏析
,了解蒙古族民歌长调的特点。3、通过欣赏《天堂》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色。4、学会并能熟练地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会唱乐谱,从中感受到草原歌曲的韵味与风格,进一步受到感染和熏陶。5、通过学生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
蒙古族民歌的特点。2、熟练地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习音乐知识,提高演唱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三、新课教学(一)1、激趣导入(通过观看课件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自然而然的导入教学内容,激
起学生兴趣。)(1)师生谈话,说说你去过草原吗?(2)教师引出内蒙古大草原,道出草原的美景,人民的热情,引出本课的内容。(3)观看课件了解草原民族的风土人情、草原人(蒙古族人)的“三宝”。及蒙古族长调介绍。2、欣赏《牧歌》(1)欣赏长调民歌《牧歌》。(2)播放影音
课件:《牧歌》)感受、理解歌曲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了解长调民歌的特点。共同分析歌曲。通过演唱帮助学生理解长调的独特韵味。节奏自由舒展、拖腔较长的歌调。3、了解蒙古族歌手导出腾格尔及其作品《天堂》欣赏《天堂》再次感受蒙古族长调歌曲特点
,及歌曲表达的情感。(二)学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初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播放课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初步感受、理解歌曲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鼓励同学用心聆听,提升音乐的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2)教者范唱(3)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歌曲阶段目标:学习唱谱,逐步提高运用乐谱的能力。提高演唱能力,从中感受到草原歌曲的韵味与风格,进一步受到感染和熏陶。(1)学曲.基础知识.节奏练习:XXX|X.X|XX.X|X-|视唱曲谱(2)填词读歌词注意字:草四诉是平舌音随琴填词
:(3)分析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才能把歌曲表现得更好?总结:用开阔明朗的情绪演唱。3、表现创造(1)请同学欣赏由戴玉强、吴雁泽、阿宝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感受“美、民、通”不同唱法的特点。(2)学生用开阔明朗的情绪练唱。(3)学生
表现歌曲。(4)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舞蹈视频,了解蒙古族舞蹈。四学生展示才艺尽量表演和草原音乐风格有关的节目。(创立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五、小结及介绍相关网站,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