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草原风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9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课题《草原风情》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本节课欣赏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了解长调和短调的特点,欣赏蒙古族风格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特色,并学跳蒙古族舞蹈。教学目标1、欣赏蒙古族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的特点,
感受并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色。2、通过欣赏、观看、对比聆听、模唱等环节,启发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和内容,并体会蒙古族歌舞的魅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蒙古族歌舞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蒙古族民歌,了解蒙古族
民歌长调和短调的特点。难点: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教学方法参与式欣赏法、对比聆听法、小组讨论法、模唱法等。教学过程随音乐《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入教室。——铃声响起,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导入环节:1、教师舞蹈。问: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说一说你对这个民
族的了解。(服饰、地理位置、环境、风俗…)2、观看短片《草原风情》二、新课学习:(一)《嘎达梅林》问:你对嘎达梅林有哪些了解?1、出示课件,教师讲故事,学生了解歌曲简介。2、带着问题观看《嘎达梅林》视频。问:歌曲的情绪、速度、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回
答。3、填词演唱,并为旋律划分乐句。4、分别聆听歌曲片段,小组讨论思考哪一首是长调哪一首是短调?课件出示长调及短调特点,学生对比了解。(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观看视频,感受音乐。并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演唱者?2、对比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比较两种不同版本演唱形式、唱法、音色上的区别,并小组讨论完成表格。3、通看全谱,分析歌曲调式和曲式结构。4、随教师模唱谱例,分别感受每个乐段所表达的情感。三、拓展学习:1、观看蒙古族筷子舞《美丽的草原我
的家》视频。2、学生随教师学习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3、师生舞蹈展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四、小结:1、学生谈这节课学到的内容、谈收获和感想。2、教师总结蒙古族民歌特点。3、最后观看视频《鸿雁》,全班随音乐哼唱,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