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海版音乐七年级下册《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2).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8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俄罗斯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2、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3、学会聆听音乐
—理解音乐力度记忆的表现作用。二、教学重点1、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歌曲的主题思想。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体验俄罗斯音乐。聆听《俄罗斯郊外的晚上》。设问:“同学们知道现在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俄罗斯音乐。那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罗斯音乐。”(二)课程导入1、首先欣赏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并思考,这首歌曲由什么特点?(低沉、灰暗)2、再次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并思考他的声音有什么特点?(高亢、嘹亮)3、播放《伏尔加船夫曲》,思
考这首歌曲与刚才两首歌曲中的哪一首歌曲相似?(三套车)4、今天,我们学习俄罗斯民族音乐《伏尔加船夫曲》(三)新课教学1、向同学展示《伏尔加船上的纤夫》并进行分析:整幅图的画调为冷色调,以蓝色为主。图片中最
前面的老者,脸上写满了沧桑和艰辛,我们可以试图猜想,他们的生活一定非常艰苦。戴帽子叼烟斗的男人,衣衫完整,他是小资产家,因为社会的腐败,使他变成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中间唯一一个穿红色衣服的男孩,他是整幅图中唯一暖色调的人,他表示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梦想。2、
再次聆听《伏尔加船夫曲》并思考歌曲力度是怎样的一种变化?(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仿佛让我们看到,纤夫们拖着沉重的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从远处走来,直到看不见。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伏尔加河上拉着纤,他们只能看见岸边的砂石和自己长着老茧的双脚,他们想打破这种黑暗的生活,打破世界的
不平等。但是,他们却只能任坐在船里享受美食的资本家与奴隶主们肆意宰割,只能无奈面对生活。)3、强调本课重点与难点,向学生展示强弱记号图片,并说明f为强,p为弱。4、再次聆听歌曲,更深层体会歌曲强弱特点。5、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嘿哎哟嗬”。并给学生讲明“劳动号子”的概念
。(劳动号子:这种在劳动时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作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6、随《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分组表演“拉纤”的情景。看哪组表现得最好?7、欣赏我国劳
动号子歌曲《川江船夫曲》体会我国劳动号子歌曲。(四)课堂总结1、区分男高音与男低音2、体会了我国与俄罗斯国家劳动号子歌曲3、深入感受《伏尔加船夫曲》音乐魅力4、力度学习,并通过乐曲的力度变化使我们理解并体验纤夫们生活的艰辛。5、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族也经历过类似伏尔加纤夫一般的
艰难与困苦,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翻身做主人,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