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教学设计5-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

DOC
  • 阅读 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8.5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5-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5-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藏高原》教学设计5-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4)页,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6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雪域风情教学内容:辽海出版社八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欣赏教学课——《雪域风情》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雪域风情》这一课中我选择了两首曲子,一首是《青藏高原》一首是《飞弦踏春》,《青藏高原》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天路》

的主题歌,由作曲家张千一作词作曲,首唱李娜,这首歌曲运用了很多藏族音乐的元素,改变了人们对通俗歌曲的一贯看法,让老百姓认识到,原来通俗歌曲一样可以很大气很高雅。《飞弦踏春》是西藏传统歌舞“堆谐”。堆是藏族人对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定日、阿里一带的称呼。堆谐原指该地区与谐(藏族民间的农村圆圈舞)相类似

的舞蹈,在庆丰收敬神时表演。后艺人将其传入拉萨、昌都、甘孜等地,经加工发展而成。堆谐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5部分组成。在表演者一声“拉索!”的呼喊后,乐曲开始,然后又在“拉索!的呼喊中结束。两首曲子代表了两种藏族歌曲形式“堆谐”和“囊玛”,通过这两种歌舞形式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藏

族歌舞音乐的特点,并热爱民族音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并学习藏族歌舞音乐形式堆谐和囊玛。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对作品的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

堂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喜欢藏族音乐,并热爱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欣赏《青藏高原》和《飞弦踏春》学习“堆谐”和“囊玛”这两种歌舞形式。教学难点:感受藏族歌舞音乐的旋律风格

与节奏特点,并把音乐表现出来。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参与式欣赏法、合作式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曲,老师载歌载舞表演出来。结束时做扎西德勒的手势。师提问:1、刚才我演

唱的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2、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的藏族是什么样的?师讲解: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邻近省是五十六个民族一朵美丽的奇葩,这里的人们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以歌舞为伴,自由的生活。在1951年前还是农奴制,1951年5

月23日和平解放了西藏,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才有了课前我唱的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二、新课讲授:好了让我们就加快脚步,赶紧去那里看看他们的音乐吧。1、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藏族歌曲《青藏高原》同学们边欣

赏边思考问题(1)主题一中的衬词给你带来怎样的意境?(2)歌曲主歌部分的旋律、节拍有什么特点?又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讲解:书中的主题一就是歌曲的引子部分,音区较高,节奏自由,藏族民歌与歌舞的总称为“鲁谐”,引子正是吸收华丽的“鲁”的曲调来写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但这浓

缩的有鲜明藏族音乐特点的曲调和一句藏族的衬词,开门见山,一下子把人带到那神奇的雪域高原上。仿佛看到了云端的雪峰,挺拔而又刚毅。同时主歌部分也用了藏族舞蹈“谐”的形式写成,旋律宽阔起伏,节奏舒展跌宕,节拍是变换拍子使音乐时时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音乐充满了生命与灵气并

极富有高原乡土特色,将山山相连,广袤无垠、神秘壮丽的青藏高原展现了出来,留给人无限的向往。(3)哼唱歌曲第一段,一边唱一边想一想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师讲解:(1.声音高亢嘹亮,声调变化跨度大。2.有藏语专用的语气助词,比如呀拉索等等。3.拖尾音的时候,较显著地有很高的小颤音。整个歌曲里

藏族特有的小颤音比较明显。4.歌曲难度较大,5、歌曲中出现了变换拍子6、具有山歌的风格特点)同学们说的很好。三、欣赏藏舞《飞弦踏春》在藏族地区,歌舞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热情开朗,豪爽奔放,能歌善舞,素有“歌曲海洋”之称,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

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个完。下面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首藏舞《飞弦踏春》。1、作品简介:2007年春晚的舞蹈类节目

中,藏舞《飞弦踏春》成为最原生态最草根的作品。因为它的表演者全是西藏日喀则拉孜县土生土长的农牧民,最大的40岁,最小的仅17岁,72名藏族同胞,自弹六弦琴边歌边舞蹈,大皮靴把央视春晚的木地板跺得“砰砰”响,上下晃悠,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从而一炮走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四:欣赏完让学生讨论《飞弦踏春》与《青藏高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从演出形式、节奏、情绪来回答学生回答。)1、形式上前者是歌曲的形式,后者上是歌舞形式,2.节奏上看前者慢抒

情,后者速度较快,情绪生动活泼。师讲解:(1)《飞弦踏春》是西藏传统歌舞“堆谐”。堆是藏族人对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定日、阿里一带的称呼。堆谐原指该地区与谐(藏族民间的农村圆圈舞)相类似的舞蹈,在庆丰收敬神时表演。俗称踢踏舞,最初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

伴奏。《飞弦踏春》这首曲子就是用的札木聂伴奏。堆谐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5部分组成。在表演者一声“拉索!”的呼喊后,乐曲开始,然后又在“拉索!”声中由慢板转入快板。前奏、间奏与结尾的曲调基本固定,而快、慢歌段的旋律各不相同。舞者作各种表演,并在脚下做出轻重、长短不同的踢

踏声,构成多种节奏类型。最后仍以“拉索!”的呼喊声结束。(2)《青藏高原》这首曲子却是借鉴了另一种藏族的歌舞形式“囊玛”:囊玛是藏族歌舞中非常重要的形式,通常许多人称其为宫廷歌舞、或古典歌舞。“音乐典雅优美,节奏舒展。以歌唱为主,并

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如长袖舞。五:下面我们就分辨两首曲子是哪种歌舞形式,完成以下填表格。六:谈收获:学生回答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七:感受藏族歌舞。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别教授学生,男生分成两组为女生的两组同学打拍子伴奏,用以下节奏型4

/4xxxxxx女生两组跟老师学跳圆圈舞。用《洗衣歌》为伴奏音乐。八:学生展示学跳的结果,并在歌舞中结束本节课,学生边跳着边走出教室。速度情绪适合哪种舞蹈《洗衣歌》稍快喜悦堆谐《阿玛勒火》舒缓抒情囊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