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6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华夏名著课题八年级《华夏名著》课型综合课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史知识、影片剪辑、音乐理论的整理收集,了解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并熟悉影视作品,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背景。2、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学唱《好汉歌》通过介绍分析对比剧中人物形象,感受和体会不同的音乐情愫、演唱形式及题体内容,
了解主题歌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重点难点欣赏、学唱歌曲,准确掌握歌曲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及音乐风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新课探究1、组织教学:观看(四大名著)图片2、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你看过哪一部
?能给大家讲讲吗?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三国演义》,同学们聊聊这部作品?4、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内容。请同学们仔细聆听。①、教师问: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觉?(抒情、豪爽、凄婉、沧桑)选择歌曲情绪教师简介:这首歌的歌词选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
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曲作者是当代著名曲作家谷建芬,演唱者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学生简介: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介绍三位名家②、复听:在这首曲子里你听到哪些名族乐器在伴奏。(筝、琵琶、笛子)③、民族乐器在曲子中烘托怎样的情境?(悲壮、沧桑、沉重)教师简析:歌
曲着重于重现当时的历史氛围,这是一首羽调式的作品,羽调式作品通常从感情上给人一种悲壮、沧桑、沉重的感受,这使音乐很好地表现了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沧桑。④、视唱并体会装饰音的作用。哼唱教师:音乐除了调式、节奏、节拍等要素为作品服务,还有一些小音师生问好根据学生回答介绍回顾四大名著。聆听积极思
考和老师互动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化1.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回答老师的问题并简介三位名家(自己收集的材料)2.学生熟悉音乐,寻找民族乐器4.体会歌曲情绪,感受装饰音的这集中注意力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
引领学生思考找乐器,音色。三、小结符作为装饰演奏的音出现。作用:给曲子增加色彩,使音乐更有特色。5、播放视频《水浒传》片段,温故故事情节引出《好汉歌》①简介:这首歌曲是《水浒传》的主题曲,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刘欢演唱,②听赏歌曲
体会歌曲的情绪(粗犷、豪情地)6、学唱歌曲①节奏练习:4/4×××××××▏××××××××××▏×▪××××××▏○×××××××‖②发生练习:4/4········5·323312▏05啦„„啦„„啦··········35
6132▏5▪32„„啦„„啦··········312▏2525321啦„„啦„„啦·2▏啦发声要求:有弹性、颗粒感强(休止符处的气息停顿)③随琴看谱唱词:注意一字多音7、复听:体会音乐反映梁山好汉怎样的性格特征。①师简析:曲调采用了在山东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写成,旋律粗犷豪
放,歌词表现了梁上好汉的豪放不羁、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节发挥得淋漓尽致,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更具生活化。②完整演唱歌曲。8、同学们合作表演,体会独唱与伴作用(柔和、婉转)学生回答主题歌《好汉歌》听后回答歌曲的情绪学生指拍读出节奏,打击乐练习随琴用“啦”演唱旋律注意气息的运用
随音乐准确唱词学生听后说出梁山好汉的性格特征7.完整演出歌曲8对比学习培养学生伴奏能力与合作能力哼唱歌曲熟悉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节奏呢能力基本功练习注意提高发声位置统一,颗粒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唱的演唱风格。9.欣赏武松打虎片段10.
拓展根据好汉歌创编舞蹈结束本课学习印象深刻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