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x,共(2)页,12.9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6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音乐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哀、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也学习他
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3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江苏民歌《无锡景》,请同学们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特点,导入本节课主题。二新课教授1请同学们说出江南地区著名的风景区:西湖、太湖
、苏州园林、水乡乌镇等。讲解无锡天下第二泉——惠泉2请同学们欣赏《二泉映月》片段,并谈谈对这首作品以及作者有哪些了解。3总结同学们的发言,讲解作曲家阿炳,以及《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4再次聆听这首音乐作品,并回答以下问题:演奏乐器及形式?所要表达的情绪时什
么?内心疾苦?主题不断变化、发展,层层推进。请同学们找出全曲高潮部分。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感想?5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这是倔强刚毅的阿炳发出的呐喊。乐曲到这里似乎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音。让我们一起
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意犹未尽的尾音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6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听录音,感受《茉莉花》的演唱情绪、旋律特点。跟随音乐哼唱,并纠正错误,讲解一字多音时江南民歌特点。大声演唱,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7《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占
有重要的位置,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过这首乐曲,可见《茉莉花》的魅力。三小节音乐无国界,民族的即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