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保卫黄河》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共(2)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6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风雨历程》欣赏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风雨历程》这一单元主要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音乐作品,作品形象地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抗日战争等时期的英雄事迹。本单元主要是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独立、富强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通过欣赏、演唱在思想上能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团结、互助、友爱意识,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二、学生分析:当今的中学生身处在和谐、
安定的社会,对中国抗战时期的事情了解甚少,对国家的民族精神意识淡薄,缺少爱国主义情怀。为了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了解我国抗日战争等时期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在课堂引入中要做出一定的铺垫,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本身的意境。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松花江上》,让学生体会在抗日战争年代,无家可归者思念亲人并渴望回到家乡的赤子之心。并记住“九·一八”这一重要历史事件。2、欣赏《保卫黄河》,复习“协奏曲”的体裁特点,并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对侵
略的顽强意志与决心,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3、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中国伟大的革命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四、重点:欣赏、演唱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分辨不同的音乐体裁。五、难点:体会作品在题材上的时代性、革命性
与群众性,以及歌曲情绪的准确把握。六、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聆听法、对比法、探究法、实践法、模唱法等七、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白板课件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1、组织教学2、导言: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炸毁了沈
阳卢沟桥铁路,这就是“九·一八事变”。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一悲愤的时刻。1、师生问好2、观看“九·一八事变”视频1、集中注意力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时代背景。新课探究(1)1、介绍作者:张寒晖2、播放
《松花江上》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情感?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2、观看聆听并回答:在抗日战争年代,无家可归者思念亲人并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1、了解相关知识2、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引领学生分析音乐,
体会音乐的意境。新课探究(2)1、音乐小故事2、《黄河大合唱》作品介绍,以及词曲作者3、欣赏合唱版《保卫黄河》,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情感?4、欣赏钢琴协奏版《保卫黄河》,并比较合唱版《保卫黄河》与钢琴版协奏曲《保卫黄河》,说
说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给你的感受。5、用下面的节奏为乐曲伴奏。(◇拍腿,○拍手)1、学生朗诵2、了解作品以及相关知识。3、聆听并回答:学生会从速度、力度、节奏等方面回答,乐曲体现了抗日战士们的勇敢、顽强等特点。4、聆听,对
比合唱版与钢琴协奏版,谈谈感受。5、学生操作,乐曲配合。1、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朗读能力。2、了解作品创作背景。3、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音乐的能力。4、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下
音乐带来的不同效果。5、培养学生伴奏能力与合作能力。新课探究(3)1、欣赏《红旗颂》并谈谈这首乐曲所表达怎样的情感?1、聆听并谈感受1、感受不同背景下不同的音乐的表现形式。小结提升这节课你有哪些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乐曲的分能
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