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2)-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DOC
  • 阅读 2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0.5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2)-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2)-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2)-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doc,共(5)页,2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8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民歌欣赏故城县祖杨中学—刘砚景设计意图: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

民歌的魅力。首先,利用现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采集能力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搜集民歌的资料,主动探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学唱、欣赏观看、讨论、即兴创作、表演、听辨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听辨能力和即兴表

演能力;运用比赛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创造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步感受民歌的美,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感情升华,从而达到预定效果。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中国民歌,感受、体验各地民歌,懂得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一般常识,初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类民歌的特点,提高民歌欣赏能力。2、通过民歌演唱、表现等活动,提高学生创作能力,调动学生富有情感地表演民歌

,认识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和体裁形式。教学难点:民歌体裁形式的分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畅谈民歌。1、观看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演唱的歌曲《茉莉

花》,提问导入:这段视频音乐属于哪一类型的歌曲?(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民歌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歌欣赏(引出课题“中国民歌欣赏”)2、根据收集的资料学生回答: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学生先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民歌的概念,分类。)

二、走进民歌师:我们知道了民歌的分类,但对于具体的音乐我们是否能分辨清楚类型呢?下面我们就通过欣赏三首不同体裁的民歌,来感受一下什么样的音乐是民歌中的号子,什么是山歌,什么是小调。1、欣赏三首不同体裁的民歌,学生分辨三段音乐各自有什么不同的音乐特点。(带问题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全神贯注

聆听音乐。)1)先听赏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总结归纳号子。2)再欣赏陕北民歌《赶牲灵》听完让学生说感受,比较这两首歌曲的不同,引出山歌的概念。师:那第三种类型的小调又是什么样的风格?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来感受一下小调的特点。(先看小调的概念

,再欣赏。)3)欣赏第三首歌曲《茉莉花》。4)总结小调的特点,让学生深刻感受小调类民歌委婉、细腻、清新、幽雅的风格,以及旋律线条流畅,节拍规整等特点5)分析三首民歌的区别,讨论得出三首音乐不同的音乐特点。(高亢嘹亮、铿锵有力、婉转轻柔)

2、师:知道了什么是民歌,了解了民歌的分类,我们来把其中的一首小调---江苏民歌《茉莉花》来简单学唱一下。1)整体欣赏。2)学生整体跟唱。3)男女分组演唱,体会小调的委婉细腻。3.课程回顾重点知识点。(1)民歌(2)民歌的分类(3)三种民歌体裁的区别4.全体学生再整体

演唱,感受民歌的魅力。三、课堂小结师总结:中国民歌有其独特的魅力,为了让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音乐,需要我们共同的传承。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一节我们接着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和其在不同场合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不同艺术形式。四、欣赏一小

段以《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的扇子舞结束课程。(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板书中国民歌欣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