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蒙古族民歌欣赏》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doc,共(3)页,2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8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蒙古族民歌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体验其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
的的聆听音乐。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了解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
入:(课前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老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和歌手吗?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音乐特点呢?你能听出里面最有特色的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吗?学生:蒙古族、马头琴老师:对。那么,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知道内蒙古在哪里
吗?你们对内蒙古了解多少呢?你们知道内蒙古的音乐吗?那就让我们随音乐一起走进大草原、走进内蒙古去领略那里的美景和感受动听的蒙古音乐吧!二、大草原、内蒙古简介1、内蒙古的地理位置我国蒙古族有480.7万多人。占地110多平方公
里。他们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本来只是众多游牧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在唐代称为蒙兀室韦“蒙兀”,即“蒙古”的谐音,后来演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称呼。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蒙古部落出现
一个有名的首领——铁木真。他就是毛泽东同志诗词里成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各家族的支持下,发展生产,扩充武力,逐渐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带领着蒙古骑兵东征西讨把蒙古汗国的疆界不断扩大,发展成一个跨越亚欧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王朝——元朝。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2(设计意图):巧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歌唱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展示学生搜集的内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宗教信仰等。然后将学生引
到对内蒙古民歌的关注上来。)三、内蒙民歌欣赏(老师:现在让我们随音乐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学习欣赏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1、欣赏:内蒙古民歌欣赏1————《牧歌》(课件展示
)内蒙古民歌欣赏2————《森吉德玛》(课件展示)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内蒙古民歌,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2、学生对比讨论(学生回答这两首民歌各自的特点,教师适时提示、归纳知识点。)四、内蒙古民歌的分类和特点1、
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豪爽、彪悍的性格。也富裕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2、内蒙民歌的分类一类按题材分: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宴歌等一类按体裁分: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
结构自由。节奏舒缓,旋律悠长,没有明显的节拍规律,有着独特的旋律装饰。长调歌曲有赞美家乡、夸奖坐骑、表述爱情等。短调:与长调相比而得名,指那些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的歌曲。短调歌曲包括:叙事歌曲、抒情歌曲、风俗歌曲3
、马头琴:马头琴,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琴名称的来源来自乐器本身:那是因为乐器的顶端有一个端庄生动的马头雕像而得名。故而称为马头琴。马头琴音色柔和、深沉带有一些苍凉感,具有浓郁的草原韵味而深受到牧民们的喜爱。马头琴除了它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外,它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老师:同学们
,我们对长调、短调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欣赏了两首民歌,请判断刚才两首歌曲哪首是长调歌曲,哪首是短调歌曲?分别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略)(设计意图:以旅游景点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欣赏内蒙古民歌,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五、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内蒙古民歌,初步感受到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那回荡在辽阔草原的歌声
,把每一位聆听者都引入独有的旷美意境,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我们伟大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音乐,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音
乐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