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欣赏:在灿烂阳光下-牧歌》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doc,共(2)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8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在灿烂阳光下》《牧歌》教学目标1、欣赏《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2、通过欣赏内蒙古音乐,让学生了解内蒙古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3、.聆听童声合唱团的演唱,感受、模仿,培养演唱兴
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学过程【导入】在灿烂阳光下1、欣赏图片。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2、欣赏体验出示课件,音乐欣赏《在灿烂
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师:这是什么形式的合唱?生:混声合唱师:介绍作品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在灿烂阳光下》是专为十六大创作的歌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优秀的红歌之一,也是比较经典的合唱歌曲。3、作曲家介绍4、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4/
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5、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随哼唱主旋律。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6、一首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欣赏完了,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来自大草原的声音。欣赏《牧歌》
1、提问: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解答: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接下来大家说一下《牧歌》和《在灿烂阳光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生:《牧歌》没有乐器伴奏。2、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
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3、作曲家介绍瞿希贤:女作曲家,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作有无伴奏合唱《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歌曲《全世界人民一条心》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
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影响广泛的合唱作品还有:《飞来的花瓣》、《乌苏里船歌》等。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4、作品简介《牧歌》原为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的长调民歌
,在简洁的旋律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宽广悠长,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低音区低回歌唱,以“1”为中心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
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牧歌》流传于中国内蒙古东部地区,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辽阔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无限挚爱和深情眷恋。这首民歌有著朴实优美隽永的特徵,它本身有一个很好的
歌词,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很宽广优美,合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5复听:提问:A:听听歌曲有几个声部?解答:A:四个声部(女高、女低、男高、男低)。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总结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各有千秋,期待着有一天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你们的心田飞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