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伏尔加船夫曲 男声独唱》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doc,共(4)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6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音乐课: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进行中的力度变化2、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和辨别人声类别3、使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当时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教学重难点:1、音乐中的力度变化2、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入画面导入:从同学们最熟悉的中国地图引入,延伸到俄罗斯地图,再到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以及河岸上的纤夫们。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
,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通过俄罗斯著名油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来了解画面所展示的内容?生:画面展示: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着破烂、面容憔悴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
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思考:你会为此图配什么样的音乐?学生在头脑中构思,想象透过这幅画自己所配的音响效果是怎样的?二、教学过程1、初次感受音乐:播放三段不同的音乐,选出自己认为和此画最合适的一段。通过所听音乐区分不同的音色:男低音、男
中音、男高音。教师播放完整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提问:(1)、听完整首歌曲让你印象最深的旋律是什么?生:哎嘿呦嗬,哎嘿呦嗬……师:好像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拉船,他们是在拉货船,哎嘿呦嗬是不是在劳动时发出的声音啊,这种在劳动时产生并应用于劳动
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称为号子。号子有很多种,如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2)、唱一唱:哎嘿呦嗬,哎嘿呦嗬……演一演:和着音乐,分组表演。2、
再次聆听音乐:(1)、《伏尔加船夫曲》中力度变化是怎么样的?大体感受:弱<强>弱力度记号:ppp极弱<ff很强>ppp极弱此曲共有7处出现“哎嘿呦嗬,哎嘿呦嗬”,力度进行为:pppppfffpppppp极弱很弱强很强弱很弱极弱(2)、歌
曲使用这样的力度变化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生:此曲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3)、唱一唱使用不同的力度演
唱劳动号子的动机:53630︱53630︱哎嘿呦嗬,哎嘿呦嗬……3、总结出主题思想《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
阳唱起歌。”4、练一练(1)、欣赏了这首歌曲以后,大家回顾一下贯穿整首作品的主要情感是什么?(2)、歌曲的力度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速度徐缓旋律朴实节奏规整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搜集有关劳动号子的音乐,并进行对比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