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16.5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茉莉花》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茉莉花》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茉莉花》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音乐【冀少版】.doc,共(5)页,1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5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中国经典传统民歌《茉莉花》赏析1周1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欣赏各种版本的《茉莉花》音乐片段,使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2、通过竖笛吹奏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音6和高音i的吹奏方法。3

、通过竖笛练习这一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赏析,开启一道民族音乐宝库的大门,吸引学生喜爱中国经典传统民歌,从而喜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思想情感。2、通

过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和朴实、含蓄的歌词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艺术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之情。重点对中国经典传统民歌《茉莉花》的不同地域、不同形式及不同的演唱风格的赏析。难点学生用竖笛吹奏中国经典传统民歌《

茉莉花》的旋律并对其熟练掌握。教学方式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学法指导赏听、记忆与练习教材分析本课精选我国名歌中的一朵奇葩——《茉莉花》作为新学段学习各民族民歌的开端,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江苏风格,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茉莉花》(一)源

于江苏《鲜花调》,曲调接近于1804年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的《中国旅行》一书中的记载,是最早传播到国外的版本,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茉莉花》(一)曲调流畅抒情,旋律婉转优美,为徵调式,结构为乐段。第一乐句强

调徵音的核心作用。第二乐句落到宫音,出现新的色彩。第三句又回到徵音,并以一个补充乐句的结束。现代版的《茉莉花》是由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整理、记谱而来,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

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2教具1、多媒体及投影设备的准备;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3、音频和视频文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师生问好二、情景导入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

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师生一起听赏歌曲)听完了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回答:茉莉花)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欣赏课堂,从中找寻答案。三、新课简介中国传统

民歌《茉莉花》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历史悠久“茉莉花”小曲(即民歌)在明朝就已产生,有几百种鸣唱法,但大同小异,实际就是一种,音乐界称为“近似音调”。这种曲调广泛流传于明、清,主要流行区在江苏、浙江等地。据我国音乐史学家的考证,民歌《茉莉花》是在明

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距今约有400年的历史。《茉莉花》在民间有很多很多种,那么最常见的是北茉莉和南茉莉,词近乎相同,但是旋律是不一样的。分别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请学生思

考并回答两首民歌在音乐特点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学生注意倾听。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茉莉花》。向学生介绍学习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重要意义。用对比的方法赏听多首民歌《茉莉花》,开扩学生眼界、扩展学生思路。3地方民歌音乐特点表达感情江苏民歌旋律起伏多婉转细腻,优美传达了姑娘

对茉莉花的怜爱,浓重的抒情风格。东北民歌旋律豪放�高亢、热情表达了对爱情的直白。2、广为流传150年前,扬州孕育出的《茉莉花》传颂全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民歌《茉莉花》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在国外广为流传,成

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1924年,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采用,作为歌剧《图兰朵》中的主题音乐出现。从而享誉世界。歌剧《图兰朵》是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剧中音乐的主要素材,

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普契尼把《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并在剧中由乐队及人声合唱演绎了它的全部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3、广受关注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是西方人了解并喜爱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有我们第二国歌的美誉。展示199

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的图片,交接仪式开始前,中方军乐团反复演奏的正是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4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音乐,是由国际知名的中国作

曲家谭盾,将2400年前编钟和现代乐器与“茉莉花”融合而成的,欣赏视频片段。四、竖笛教学与练习用竖笛吹奏《茉莉花》的旋律。1、用多媒体展示《茉莉花》曲谱,播放乐谱中旋律。2、学生练习(1)教师演唱旋律,学生“弹”奏竖笛。(2)学生轻声演唱旋律的同时“弹”奏竖

笛。(3)学生吹奏《茉莉花》旋律。(4)学生听并跟随伴奏吹奏《茉莉花》旋律。要求学生有意识的记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学生听旋律同时在竖笛上弹奏指法。学生小声演唱旋律并用手指在竖笛上弹奏相应指法。在教师

指导下,学生试着用较慢速度吹奏乐曲旋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跟随伴奏吹奏乐曲旋律。在逐渐熟悉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竖笛中音6与高音i的吹奏方法。5五、拓展民歌《茉莉花》誉满中外,曾经被许多歌唱家、演奏家乃至流行歌手演唱和演奏。请欣赏:一、歌唱家宋

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个人演唱会中的开场曲《茉莉花》。二、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三、歌手梁静茹演唱的《茉莉花》。六、总结: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习,我们明白了,一首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

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渗透出的是中国人民真诚善良的精神本质,从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课件出示:茉莉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学生有兴趣的赏听。通过观赏宋祖英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个人

演唱会、女子十二乐坊及梁静茹演唱的各个版本的《茉莉花》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课后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