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情深意长 葫芦丝独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doc,共(3)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5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情深谊长》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欣赏歌曲了解彝族歌曲并认识民族乐器葫芦丝。2、通过体验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激发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体验欣赏感受彝族音乐的深情,体会彝族音乐的风格特
点体验试唱感受歌曲中的三连音三、教学、教具多媒体、钢琴、葫芦丝四、教学过程1、发声练习2、导入(1)观看油画《情深意长》师介绍故事:在重庆市开县的刘伯承纪念馆内,有一幅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的油画。当时刘伯承率
领红军,通过彝区赶往大渡河时,也曾遇到彝民拦阻。刘伯承随即根据彝族习俗,同彝族沽鸡部落首领小叶丹在海子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结盟后,红军在彝区通行无阻,比预计时间提前三天通过了彝区,协助主力部队强渡了大渡河,渡过大渡河,为红军长征奠定了基础。三天
后,蒋介石的重兵才到达大渡河。(2)今天啊,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这个民族看一看,走,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播放彝族文化图片)(3)了解了彝族文化,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彝族歌曲,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情深谊长》(揭示课程主题)3、同学们刚才我们初听了歌曲《情深谊长》,听后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踊跃回答(从音乐的情感、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再听音乐,感受音乐。4、听完音乐老师简介歌曲的背景及作曲家。5、再次聆听音乐,学生初次感受葫芦丝演奏版本的《情深谊长》,学生说一说听后的感受。6、再次聆听葫芦丝
独奏的《情深谊长》,说一说葫芦丝在表现音乐情绪上的独特之处。(旋律清新委婉、优美动听)7、老师为学生介绍葫芦丝葫芦丝:阿昌、傣、长短不同的彝等族吹奏乐器,又名“葫芦箫”。用葫芦做音响,以三根竹长短不同的竹管插入葫芦内,每管插入葫芦内的部分,和嵌一枚舌尖形铜制簧片,中间
较长的一根为主管,开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通体长约30厘米,口吹葫芦细端,手指按主管上的指孔。在吹奏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又称附管)同时发出两个持续低音,组成各种和音。8、学生小组体验葫芦丝,并吹奏葫芦丝各音学习。9、再听
葫芦丝演奏,学生试着打节奏。10、学生按节奏法朗读歌词(重点注意:三连音节奏)。11、师为学生吹奏葫芦丝展示。12、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情深谊长》13、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体验《情深谊长》,聆听感受了葫芦丝的独特之美,更是了解到了红军为长征、为新中国的成立付
出了一切,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你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更要努力向上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4、学生跟随“火把节”音乐视频跳动起来,体验彝族人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