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京剧的唱腔》教学设计3-七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doc,共(5)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5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京剧的发声与演唱》教学设计一、课题研究: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戏曲艺术———学习现代京剧发声与演唱。二、教材分析: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唱腔,运用“西皮二黄”,高亢明亮,剧中展示人民解放军战胜顽匪的坚强决心。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强
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力求从戏曲语音中挖掘戏曲艺术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喜欢现代京剧的唱腔,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培养学生的
发声和演唱的能力。四、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初步具有感受戏曲、演唱戏曲的能力,但是,基础差,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戏曲的思想情感,要以气带声,因此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
中,感受京剧是我国粹国粹的高亢、明亮的旋律。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到现代京剧的发声与演唱,能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甘洒热血写春秋”和“坚决要求上战场”等唱腔。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戏曲,培养学生的发声、演唱能力(二)感情目标:
通过欣赏老师的演唱,引导学生体验戏曲表达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幸福生活美好感情。(三)过程与方法:以启发、体验、讨论、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了解掌握发声技巧、节拍节奏等要素,对表达戏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戏曲创新能力。六、教学重点:用高亢
、明亮的京剧西皮唱腔演唱片段。教学难点:现代京剧的发声训练与以情带声的演唱。教具准备:录音机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戏曲艺术,今天我们学习戏剧——现代京剧的发声与演唱。(听录音唱腔)提问:这是什么旋律的唱腔?特点是什么?生:是京剧唱腔:西皮。特点:高亢明亮教师:
我们先了解京剧知识一、京剧知识:京剧是我国国粹,是戏剧中的瑰宝,源于明末清初的秦腔而来,唱腔高亢明亮,那么京剧唱腔主要有哪几种?(师范唱)学生讨论:1、西皮———喜悦、激动、高亢明亮2、二黄———深沉、怨愤、浑厚教师:要想学好唱腔,首先要掌握好发声方法(因发声与演唱
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1)用好“丹田气”(脐下三分处)教师示范:深吸气,尽量用鼻吸气,然后将气沉下来,气沉得越深越好,感觉小腹两边有胀感,说明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对了。学生体验:打开胸部等共鸣腔,目的是收小腹。教师指点:存住气息,演唱时以气带声。师生共唱:“甘洒热血写春秋”学生体验:以气带声(2)教
师:下面学打开喉腔,练习“啊”音。方法:面部笑肌向上,把嘴打开,由低音向高音练“啊”。教师范唱:“美好的日子万年长”——后边的“长”“练兵场杀声响亮”——后边的“亮”“长”“亮”的尾音都有一个“啊”的唱腔学生练唱:前边两个唱腔(3)下面介绍第三种方法,练鼻音(头腔高音)教师范唱
:把嘴闭上,用鼻哼唱(嗯)字,有利于练好头腔。如:“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中的“是”和“兵”“共产党毛主席”中的“席”,这三个字是鼻腔高音,要以情带声。学生练唱:张文静演唱二、聆听感悟:1、播放戏曲《智取威虎山》感受京剧的韵味。2、学唱“坚决要求上战场”要用以上学到
的发声方法演唱(以不同形式演唱,如齐唱、独唱)学生演唱:(教师指点学生,一边唱,一边做动作,以情带声)3、深入体验戏曲的旋律线教师边唱边划旋律线。4、艺术处理:学生讨论:演唱要以胸、喉、口、鼻的共鸣腔。以情带声,以气带声,才能表达出高亢明亮的情绪变化
5、学生展示:小常宝的《坚决要求上战场》师生评价:演唱的好不好?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戏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演唱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戏曲京剧的较新颖的诠释。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戏曲的发声与演唱,体验戏曲
发声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现代京剧唱腔的感悟及表现力。戏曲音乐教案刘东祥遂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