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悲剧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PPT课件1-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ppt,共(15)页,13.77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2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1、了解《梁祝》的背景知识2、学唱《梁祝》3、自由讨论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
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
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早年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学习作曲与理论。在求学期间,他与何占豪合作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这个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此外还创作《王昭君》、《苗岭的早晨》以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作品。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何占豪,1933年8月出生于浙江农村。幼时热爱音乐,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从此成为中国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继
《梁祝》之后,又创作了《烈士日记》、《决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主部:爱情主题三载同窗共读共玩抗婚主题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一种复杂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大型曲式结构。总的结构是三部式,即由呈示部、展开部
、再现部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小提琴协奏曲连接部-华彩乐段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展开部-封建势力主题抗婚主题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再现部-化蝶(空灵仙境)副部-三载同窗共读共玩《梁祝》1959年写成并初演。当时,作者
陈刚、何占豪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为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
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