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花城粤教版】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01.0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花城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花城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花城粤教版】.doc,共(5)页,40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1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5页《惊愕交响曲》教案课题《惊愕交响曲》(花城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课类型欣赏课教学内容摘要《G大调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是欧洲近代音乐史中的主要代表作曲家之一——海顿的作品,作于1791年,其第二乐章主题鲜明,旋律简单易记

,且运用变奏手法,力度强烈对比,成为《惊愕交响曲》中最受欢迎的乐章。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听赏《惊愕交响曲》,能对海顿及其代表作品音乐感兴趣,喜欢上听赏此类曲子;2、知识与技能:了解海顿及其作品,感受并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体裁、表现形式及变奏手法,正确判断曲式结构,并能准确哼唱其主题

旋律与部分变奏旋律;3、过程与方法:用听赏、模唱、对比等方式感受并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并能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中。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并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体裁、表现形式及变奏手法,判断曲式结构,并能哼唱其主题旋律。难点:正确判断《惊愕交

响曲》曲式结构,并能准确哼唱其主题旋律与部分变奏旋律。教学准备1、PPT.多媒体课件;2、电子琴;3、黑板、粉笔、卡纸(画)、红领巾。教学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音频,判断曲名,

引出“交响曲”。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段音乐,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这是什么曲子?生:听音频,回答问题。(交响曲——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片段)师:“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

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就是海顿的一首“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P45)。第2页共5页三、新课教学:1、了解海顿及其作品。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海顿这个人物吗?生:看图,回答问题。(海顿(1732—1809):奥

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的音乐创作包括各类音乐体裁,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共创作交响曲一百零八部,弦乐四重奏八十三部,不少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海顿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管弦乐队的编制原则,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民常尊海顿为“交响曲之

父”。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旋律动人,音乐风格十分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息,深受人们喜爱。)2、欣赏视频,初步感受《惊愕交响曲》一名由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而同学们看

到书本就已经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惊愕交响曲》,这个名字就是根据第二乐章得名的,现在先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它为什么会被如此命名?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小故事:在18世纪90年代,伦敦听音乐会是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活动,各个皇室

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必须出席音乐会现场,这些贵族们常常会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在演奏这首《第九十四交响曲》时,前面音乐平缓幽静,突然,中间出现了强烈的模仿惊雷的声音,把在座的所有观众都

狠狠地吓了一大跳。这个有趣的故事被后人流传了下来,这首曲子便被命名为《惊愕交响曲》。)3、分段听赏《惊愕交响曲》音频,感受不同变奏手法,学唱主题旋律与变奏二、三部分旋律,分析曲式结构,了解变奏曲式。(1)听赏《惊愕交响曲》主题,

感受情绪,学唱主题旋律:师:同学们刚刚应该可以感受到,曲中会经常有一些相似的旋律出现,因为《惊愕交响曲》是围绕一个主题去展开变化的,在了解它后面的变化之前,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它的主题,感受一下,主题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生:看谱,听音频(老师随音乐挥拍),回答问题。(欢快、典雅。)()师:主题是

非常重要的,后面的变化,就是随它展开,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学唱一下《惊愕交响曲》的主题旋律。生:随电子琴音,按力度学唱旋律(16小节,最后ff的g2用强拍手代替)。()(2)听赏《惊愕交响曲》变奏一,与主题对比,感受其情绪与变奏手法:师:经过刚刚的

学习,我们已经熟悉了主题部分,接下来就到变奏部分了,让我们先仔细欣赏变奏一,并判断它是如何变奏的?生:看谱,听音频(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回答问题。(旋律加花。)第3页共5页()(3)听赏《惊愕交响曲》变奏二,与主题对比,感受其情绪与变

奏手法,学唱前4小节: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其中一种变奏手法,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观察,看看作曲家在创作变奏二时,又是如何变奏的?生:看谱,听音频(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回答问题。(改变调性。)()师:除了耳朵以外,让我们也用嘴巴去感受一下,旋律在改变调性后,唱起来会

是怎样的感觉呢?生:随电子琴音,按力度学唱旋律(前4小节,边唱边做动作)。()(4)听赏《惊愕交响曲》变奏三,与主题对比,感受其情绪与变奏手法,学唱前8小节:师:刚刚我们已经感受了两种变奏,接下来就到第三种了,让我们看看作曲家到底还有什么招数,一起听听变奏三是如何变奏的?生:看谱,听音频

(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回答问题。(改变节奏。)()师:改变节奏后,本来宽疏的音符突然紧密了起来,我们的嘴巴能跟上这个节奏吗?生:随电子琴音,按力度学唱旋律(前8小节,边唱边做动作)。()(5)听赏《惊愕交响曲》变奏四,与主题对比,感受其情绪与变奏手法:师:海顿太厉害了,一首曲子就运用了4

种不同的变奏,现在就剩最后一种了,让我们继续见证奇迹,一起听听变奏四又是如何变奏的?生:看谱,听音频(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回答问题。(旋律扩充。)第4页共5页()(6)完整欣赏全曲,分析曲式结构,了解变奏曲式:师:《惊愕交响曲》全曲围绕主题展开变化,所有变奏的旋律与主题旋律都非常相

似,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重复,叫做“变化重复”,把这样的手法,称为“变奏”,那运用了变奏手法的曲式,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什么曲式呢?生:回答问题。(出示结构图)(变奏曲式:以一个短小、单纯的曲调为主题,在速度、力度、

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等方面作多次变化重复,这种以变奏手法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一遍这首《惊愕交响曲》,并在每次变奏出现是,根据黑板上的旋律线图,做出相应的手势,看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生:听音频,做手势。四、巩固拓展:1、对一条简单的旋律进行变奏创编(《小星星》前

8小节)。师:经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变奏曲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有一条简单的旋律,同学们尝试运用变奏手法,对这条旋律进行创编。生:学唱主题,思考、创编并展示。(板书)()2、将创编的《小星星变奏曲》齐唱一遍。师:同学们都把“变奏手法”运用得很好,现在

让我们把我们刚刚合力创编的《小星星变奏曲》,一起齐唱一遍吧。生:看谱齐唱。五、课堂小结:1、教师评价总结。师:我们今天欣赏了海顿的《G大调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并进行了有趣的变奏创编。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对《惊愕交响曲》的

音乐体裁、表现形式、变奏手法,以及变奏曲式有了一定的了解。2、布置课后开放性作业。师:请同学们课后回去预习本单元的下一首曲子《第四十交响曲》,并结合本堂课所学知识,尝试自己了解《第四十交响曲》的音乐体裁、特点及表现形式等,尝试自

己视谱哼唱其旋律;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找一些简单、短小的旋律,学唱并尝试对它进行变奏创编。3、结束课堂。反思优点: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内容紧凑有序;教师能通过互动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课堂氛围轻

松愉快,学生能在玩中学。缺点: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过程可以更放开,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第5页共5页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