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歌曲《七子之歌》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doc,共(6)页,5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年级:七年级《七子之歌》教学内容:《七子之歌》及音乐知识的拓展练习教学目标:(一)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热爱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二)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祖国统一
、民族强大,从而增强民族意识。(三)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和适当的速度、力度演唱《七子之歌》。(四)参与·探索。音乐知识的拓展练习,针对中考特长生艺考的训练,让学生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视练课练习。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纪念澳门回归我们祖国的歌曲。歌词选自我国杰出的爱
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的首篇(“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列强霸占的祖国七块土地。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大连。)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为这首诗谱曲,并被广泛传唱。歌曲采用自然大调
式,4/4拍。第一乐段旋律平稳流畅,富于歌唱性,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的真诚诉说;第二乐段运用了六度大跳和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的手法,将全曲推向高潮,唱出了积郁在人们心中已久的盼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我所教班级学生大都
来自于农村,音乐底子弱,素质低,需要加强对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教育,鼓励他们多听多练、敢唱、勇于表现,以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挖掘他们最大的音乐潜能。设计思路:1、首先用课件展示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
演唱《东方之珠》并用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引出澳门,再引出《七子之歌》。2、背景介绍:简述澳门历史背景、相关的一些图片及歌曲的词曲作者的介绍。3、情感培养:朗诵七子之歌4、教唱部分:①欣赏歌曲一遍;②难点:节奏训练——大
跳音;③歌曲结构;④歌曲教唱及旋律教唱;⑤试唱歌曲。5、音乐知识的拓展练习。听节奏,打节奏,听音,唱旋律,让学生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视练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跟着唱,然后用香港回
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引起澳门。教师问:在1999年12月20日,哪个地方也回归了祖国?引出澳门和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并展示澳门风光,响起《七子之歌——澳门》的背景音乐。接着播放澳门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画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歌曲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引出这首歌曲作铺垫)。2、背景介绍。(1)历史背景:有关澳门的一些历史背景和相关的一些历史图片,教师加以简略的介绍。(2)朗诵七子之歌,培养学生情感,这首饱含抒情的诗词在澳门快回归的时候,谱写成了一首歌,今
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设计意图:了解背景,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为体会歌词作铺垫。)3、教唱部分①展示原唱《七子之歌——澳门
》及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补充。(设计意图:听歌曲,谈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的体会歌曲含义奠定基础。)②难点:a节奏训练a××××××︱××·×××︱×---‖b×××××·︱0
×××-︱×00××︱×---‖b05︱321655︱后半拍起唱及六度跳进的写作手法,在音准的演唱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意图:突破难点,为学生顺利学会歌曲打下基础。)③结构:见教材分析。④歌曲教唱:a展示歌曲原唱,同学们画出歌曲旋律线和划拍。师问:我们知道这是一首4/4歌曲,那么
它的强弱关系呢?生答:是强、弱、次强、弱。教师板书强弱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旋律线,使学生了解歌曲思想感情的变化,更准确把握歌曲所表达的内涵。要求学生在歌唱时,强弱拍突出。)b朗读歌词。师问:结合朗读,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回归祖国的爱国之心。师问:说说歌词中三次呼唤母亲的含义生答:第一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第二次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第三次表达了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教师板书为思念、急切、激动。并提示学生歌唱时要将情绪带入歌曲。(设计
意图:朗读歌词,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情。)c教师用电子琴弹奏旋律,并范唱。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旋律。再要求学生划着节奏随琴模唱。(设计意图:使学生准确唱好歌曲,并表达好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⑤试唱歌曲。课件播放旋律,学生
一边划着拍子齐唱,再用游戏的形式抽查个别学生进行歌唱。课件播放相关视频。音乐知识的拓展练习:(1)师: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较专业的视练课。听节奏,打节奏,听音,唱旋律。(2)实践创作:结合所学的打节奏,唱旋律。进行分组训练来体现专业课的内涵。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
生学唱歌曲及音乐知识的拓展练习。通过学生学唱《七子之歌》,培养学生的情感。这节课,我对学生的情绪调动把握得不错。但是,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唱的方面还是比较少,我对学生的底子能力比较缺乏自信,毕竟是农村的学生,音乐的认知能力比较弱,但事实上学生可以做得更好的,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要考虑周全。至于音乐知
识的拓展练习,其实在国家新课标要求中,是要求音乐老师在课堂上除了比较循规蹈矩的上课,还要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视练课练习,我觉得在这个教学上,我还是做得不错的。希望以后在不断学习中,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