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学设计2-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共(7)页,1.34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课时1教材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二部分教学设计基础分析(一)设计思路本节课记忆性知识的内容较少,教师根据学生情况
灵活的采用了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过热门影片《流浪地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
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生物Ⅱ号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小组讨论家乡变化,辩证的认识经济发展的两面性,然后通过辩论赛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辩证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课改方向,运用视频,多媒体课
件和设备,实现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整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课堂效果良好。(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作为第二节,主要是在第一节内容基础上让学生珍惜和爱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节有两项活动:讨论家乡变化的利与弊;模拟召开“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第二项活动改为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辩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优先问题。本节知识内容条理清晰,一是知道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其中重点让学生意识到
生物圈的人类唯一家园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二是知道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正
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的实质问题,学生不是很清楚。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人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的活动对生
物圈也会参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是人类和气体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实质含义。3.教学条件分析本节课需要在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中授课,在授课前教师要准备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以及授课PPT;学生需要课前
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最新有关家乡变化的利与弊和辩论赛所需的资料。4.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①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2②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③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2)教学难点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②举例说出人类社会
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②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③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能力目标①运用网络等媒介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②尝试辩证的思考问题。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①进一步提高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四)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主要用讲授法、情境创设法以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从生活
实际出发使得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介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堂讨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倡导探究性、思辨性
学习。第三部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创设,导入新课【视频播放】首先播放视频:《流浪地球》片段教师提问: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哪一位同学能够简要的给
大家讲一讲这部影片的内容?认真观看视频。学生对影片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利用热门影片导入新课,创设课堂情景。从学生兴趣出发,拉近学生与课堂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明确目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新课教学明确学习目标讨论活动:尝试举例说出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热点环境问题引入【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影片中当太阳系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人类不是移居到其他星球,而非得搬地球呢?教师通过白板展示学习目标【组织小组讨论】教师以沈阳变化图片为例,引导
学生举例说出家乡变化的利与弊。【组织课堂展示】组织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环境变化”、“生活变化”和“观念变化”三方面进行叙述汇报。教师给予积极评价。【热点问题引入】引入外卖一次性餐盒污染和生产牛仔裤污水等热点问题
。【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同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1名同学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学生积极思考,意识到家乡变化的利与弊。学生反思在生活便利的同时带来的污染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主动认同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而不是教
师灌输式的教授。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启发式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家乡变化的利与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互动式教学,小组间交流
展示,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4新课教学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星球生物圈Ⅱ号实验引入生物【图片展示】展示生物圈美丽的图片,然后展示人类活动破坏后的环境
图片。通过权威报告表明地球不健康,增强说服力。【引入十大环境问题】【提问】思考1:我们要认真的想一想,如果人类的繁荣家园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繁荣还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吗?思考2:现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那么我们能不能建造一个跟地球生物圈一样的模拟生物圈来供人类生存呢
?【播放视频】《生物圈Ⅱ号》视频学生积极发现生物圈在人类活动前后的变化,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举例说明对人类的危害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看视频,获取问题答案。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细致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改变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同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让学生通过视频寻找答案
。5引入新知课堂辩论圈是生物共同家园价值观培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举例说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图片展示】
展示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影响的图片,呼吁学生保护生物圈生态平衡。【辩论赛】论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个优先?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组织开展辩论赛。教师积极评价,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提前收集资料,通过小组交流,整合组
内收集的资料,并派出代表参与辩论。循序渐进更深层次的树立环保意识。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问题的思考和关注。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让学生辩证的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6引入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可持续发展战略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保,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从而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加入环保的大军里在学
生无法解决问题矛盾的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学生认同和赞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总结当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巩固知识,检验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教师让学生自我总结,评价学生总结内容。【教师总结】教师对
学生总结进行补充。【课堂练习】分知识点进行典型例题练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解题,课后思考。学生自我总结,印象深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同时检验教学效果。7第四部分板书设计第五部分教学反思自我反思1、整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真正让学
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引导者。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多媒体课件过于依赖,存在忘记写板书的情况,发现后又及时补上,使得教学过程不是十分紧密。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与自然世界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本节内容就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列举大量
生活事例,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还学到了知识,教学效果明显。4、教学设计过程不仅要注重教学知识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所以授课顺序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善于总结;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板书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