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创造 听辨民歌 听辨鼓声 学打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DOC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11.5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活动与创造 听辨民歌 听辨鼓声 学打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活动与创造 听辨民歌 听辨鼓声 学打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活动与创造 听辨民歌 听辨鼓声 学打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doc,共(5)页,11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8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活动与创造:聚焦鼓乐与民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活动与创造:聚焦鼓乐与民歌》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第二课科目音乐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音乐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通过平时的学习,了解和积累音乐信息,主动交流音乐感受。

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和引导时,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打击节奏,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聆听出鼓乐中不同鼓的音色,熟悉”鼓”的基本种类和作用。2.能跟对家乡代表民歌进行哼唱,感受地方特色,热爱家乡。二、过程

与方法1.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分析对比讨论,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知鼓乐节奏,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进入教学内容。感受西部人民的生活,激发热爱我们民族文化的情感。2.通过聆听几首代表的民歌片段,让学生对我国民歌在各地的特色有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地代表民歌进行欣赏

和视唱,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各地民歌,加强对民歌的了解,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收集更多风格各异的民歌作品,对喜爱的歌曲进行哼唱。2.通过学唱我国各地民歌,增强学生

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区别民歌的不同种类,并能在音乐作品中准确的说出其表现形式。2.感受山歌的艺术魅力及民歌在艺术长河中所起的源头作用。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3)学

生课前收集本地民歌的资料《活动与创造:聚焦鼓乐与民歌》描述教学活动1(一)师生互动,兴趣导入1.课件播放视频:本校大鼓队表演(大屏幕)用我校的大鼓队的表演视频,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到移到课堂上来,为

课堂教学准好铺垫。引入课题:课件演示《活动与创造:聚焦鼓乐》•问题一:同学们,刚才视频里表演的是什么鼓吗?(大鼓)2.课件播放各种鼓的图片(大屏幕)2•问题一:同学们看看这些鼓,你们认识吗?(学生说说对鼓的

认识和了解)3课件播放几段鼓乐(大屏幕)•问题一:仔细聆听音乐作品,说说每段鼓乐分别是用哪种鼓演奏的?(音乐演奏的分别是板鼓,排鼓,大鼓,铜鼓)4课件播放视频:安塞腰鼓(学生思考讨论,结合语文教材对安塞腰鼓的介绍,说说安塞腰鼓的基本特征)。教师总结: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

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学打腰鼓(

教师示范基本手法,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模仿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和姿态)(师生互动的腰鼓表演,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分析总结思考:平时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鼓乐表演?(在中国各种民俗民间活动中,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庆祝,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值

得我们发扬和传承的)比一比:看看谁能快速的说出你熟悉的关于鼓的成语或诗句?(学生分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一组说的最多)关于鼓的成语鼓乐齐鸣鼓乐喧天鼓旗相当晨钟暮鼓大张旗鼓鼓舞人心欢欣鼓舞金鼓齐鸣钟鼓之色重振

旗鼓一鼓作气掩旗息鼓敲锣打鼓(通过和教师的探讨,知道鼓在人民生活中还起着许多不同的作用,不同的鼓又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和风貌,除了鼓乐以外,还是一种文化是最能体现各民族特色的,那就是民歌)2引入课题:课

件演示《活动与创造:聚焦民歌》3教学活动2(二)欣赏体验,合作探究1.情景导入(大屏幕):教师清唱贵州遵义民歌《摘菜调》学生聆听并说说歌曲演唱是哪里的方言,说一下歌词里描绘了哪些蔬菜?课件展示:《摘菜调》歌词(用本地方言唱唱,并对比两地方言的异同。)用视、听有贵州方言的民歌为引入,可以激

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贵州民歌的认识1课件演示:民歌与社会(大屏幕)学会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辨别山歌和小调,增强对山歌体裁作品的敏感性•问题一:民歌是怎样形成呢?(民歌是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传唱的歌曲,在群众中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通过四组民歌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对民歌的体裁有

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考:以下四首民歌哪些是小调,哪些是山歌?《赶牲灵》(陕西民歌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山歌)《茉莉花》(江苏民歌小调)《交城山》(山西民歌山歌)•活动:教师根据歌词与

学生一起想象歌曲所描写的故事(通过师生讨论,了解民歌创作来源于人民生活及地方风俗,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单教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课件演示《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学生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对

该歌曲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衬词的演唱,简单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4教学活动3(三)分析对比,畅谈升华:热爱家乡民歌1.课件播放贵州原生态背景音乐及贵州各地文化特色(大屏幕)课件展示: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桂花开放幸福来》

活动:请班上会唱布依族民歌的同学演唱《好花红》教师清唱歌曲《桂花开放幸福来》思考:这两首歌曲是属于民歌的哪个种类?(山歌)(这两首布依族山歌,在本地人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也能更好地简单教唱,而且这两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班上有不少布依族的同学,教师要充分利

用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鼓励学生介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桂花开放幸福来》教师补充介绍歌曲:《桂花开放幸福来》是贵州军区文团文艺战士收集整理的一支民族歌曲,歌词质朴形象,表达了“桂花开放幸福来,幸福和毛主席分不开“的情感

,音乐以布依族民歌加工创作,旋律热情优美,节奏舒展欢快,与《好花红》同为姐妹篇,都是贵州布依族广为传唱的民歌,颇受群众的喜爱。课件展示《好花红》《桂花开放幸福来》歌词活动一:教师教唱歌曲,学生唱好《好花红》《桂

花开放幸福来》(学生分组讨论,说说心中的所想。)课件演示:苗族飞歌《苗岭飞歌》(大屏幕)(介绍苗族飞歌: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Yee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

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时,一般要唱飞歌。)总结:在贵州高原,民族民间文化大观园催生出

的斑斓景象,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饭养身,歌养心”的精神指引下,坚定而又快乐地传承延展了千百年的文化根脉。从都柳江畔到南北盘江,从武陵山麓到乌蒙山区,到处都呈现出舞姿翩翩、民歌悠悠5的喜人画面。古老民歌和新式民歌从大山深处飘出,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得世界都听得到源自贵州

的神秘歌声。在歌声的背后,是文化自信与自觉的自然流露,是文化自尊与自强的真情表现。•活动:我为家乡旅游代言(争做一名贵州导游介绍贵州民族文化特色)(学生讨论,介绍贵阳丰富的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如喀斯特自然景观,青岩古镇,布依族民歌,汉族民歌等,让学生为我的家乡代言。)布置作业,巩

固所学知识2课后作业(活动与探究)请根据欣赏以上民歌的体验,将你熟悉的民歌名称和所在地填写在音乐笔记本中,下周与同学们交流。(通过学习与交流,让学生加深对民歌的兴趣和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的欣赏民歌作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鼓乐和民歌为教学内容,在导入环节上,用我校大鼓队视频引入鼓乐,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然后在鼓乐的创造活动中,鼓励学生表演腰鼓,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感受到鼓乐文化,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接着在欣赏民歌中,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带有贵州方言的民歌《摘菜调》,加强学生对我省民歌学习的

兴趣,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地布依族民歌流传性广的特点,让布依族同学现场演唱《好花红》,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更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中。虽然这节课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我的教学语言还应该组织规

范一些,特别在用词上应该精炼,形象,感染力还需要再增强,同时对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突发情况方面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提高专业素养,更好的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教育的魅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